許多人愛吃海鮮,更特別喜愛新鮮野生的「現流仔」。但在人類持續過度捕撈的情況下,能在海中存活到「足齡」的魚越來越少,也使得海中現存魚類的平均體格也越來越小。專家與學者針對台灣市場常見魚類進行普查,發現多達24種「現流仔」魚類魚體縮小,顯示台灣海域的魚類資源正在下滑。
國際環保團體綠色和平(Greenpeace)海洋專案主任李于彤表示,這次調查是以文獻回顧方式,查詢各魚種的生殖生物學相關文獻,並以「雌性性成熟體百分之50體長」(Lm50)作為比較基準,以影像拍攝調查方式來估算樣本中有多少個體小於基準數值。
綠色和平周四(6日)攜手高雄科技大學水產養殖系、外號「魚博士」的何宣慶副教授,公布《台灣40種漁港市場常見魚種調查》,結果發現,高達24種「現流仔」魚類,超過一半樣本皆未達「百分之50性成熟體長(Lm50)」,其中銀雞魚、星雞魚、紅甘、白鯧與黑喉等,未達比例更超過九成,陷於過度捕撈的情況最為嚴峻;而銀雞魚、紅甘、星雞魚、白鯧的平均尺寸則「縮水」最多。顯示臺灣海域魚類資源正在下滑,對海洋生態健康與產業永續釋出警訊。
若以各魚種的Lm50大小為基準,銀雞魚平均尺寸較2012年的Lm50縮水52%,魚體尺寸變化最大,其後依序為紅甘較2014年縮水38.5%,星雞魚較2012年縮水38.4%,白鯧較2006年縮水36.4%
李于彤指出,「百分之50性成熟體長(Lm50)」所代表的意義,是指魚類必須長到這樣體長才有繁衍後代的能力,魚體縮水顯示人類捕撈的壓力已大於魚群天然的復原力,長此以往,將造成台灣主要經濟魚種數量變少又變小。
何宣慶則說,「魚越來越小、越來越少」是許多漁民常見的心聲,但台灣漁業基礎資料卻缺乏,因此這次調查也是台灣首次大規模魚類體長調查,並以科學方法驗證漁獲體型改變,結果顯示市場魚類體型變小的比例相當高,希望這樣的數據可以讓政府、學術單位思考,該如何解決漁業資源迅速下降的問題。
台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講座教授邵廣昭則說,體長縮水是一個警訊,多是過度捕撈、棲地破壞、外來入侵、氣候變遷等原因造成,要救回漁業資源需要跨部會合作處理,而首要目標就是劃設海洋保護區並落實管理。
何宣慶呼籲:「這次調查結果顯示,市場魚類體型變小的比例相當高,這也是全球漁業資源短缺最大的問題。如果可以盡早提出警訊,就可以盡快做出相對策略,或許還可以做出改變。隨著漁業資源迅速下降,海鮮價格水漲船高,讓我們不免為下一代的飲食感到憂心。如果我們繼續寅吃卯糧,將具有繁殖能力的魚都吃光,未來我們留給下一代的將會是一個『沒有穀物的糧倉』(沒有海鮮的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