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專論】後備軍人教育召集14天的訓練有用嗎?

國防部為精實後備軍人教育召集,於2021年成立「全民防衛動員署」。圖/取自動員署官網
國防部為精實後備軍人教育召集,於2021年成立「全民防衛動員署」。圖/取自動員署官網

黃靖麟/國立宜蘭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副教授

兩岸和平發展是兩岸人民最大的公約數,但鑑於國際地緣政治的變化,台灣的安全越來越重要。因此,不論朝野,都講「備戰」;備戰的前提是不能「忘戰」。台灣因為精實國防,從戒嚴及動員戡亂時期的60萬大軍,減少到目前的30萬,因此,為了備戰,後備軍人的訓練,至為重要。

因此之故,國防部為精實行之有年的後備軍人教育召集,業已於2021年成立「全民防衛動員署」,並在2022年3月5日開始實施新制教召,迄今約莫訓練了27,000餘人。新式教育召集跟往常最大的不同,為一次教召14日的戰鬥訓練,與過往以「報到率」作為目標的形式主義有所不同。然而已經實施兩年的新式教召,是否達到預期效果,有沒有值得改善之處?是時候應該思考更進一步的提升與精進了。

筆者針對後備軍人教育召集訓練有以下列三個建議:

後備教召應包括專業複訓

首先,應強化兵科的專業複訓,才能發揮完整建置部隊戰力。

筆者看了許多召員對於新式教召的回應,基本上除了體能與步兵戰術機動演練外,鮮少有其他兵科技能的複習與演練,致使具有通訊、情報、工兵…等兵科人員,全部權充為步槍兵;這也就是說後備兵員的教育召集,只是讓他們熟悉單兵使用步槍而已,忽略了原本兵員在服役時的專業本事。此舉反映出,主事者未曾思考專業兵科如何進行複訓,沒有考慮到戰爭發生時,專業兵員也需要補充兵力。似乎只從城鄉自衛戰戰鬥的戰術考量而已。

依據李喜明所著《臺灣的勝算》一書所示,戰力=人員+裝備+訓練;那麼缺乏專業複訓的情報、通訊、工兵等人員,就只能是個步槍兵,只是個在地游擊的散兵游勇爾爾,對整體戰力的提昇幫助甚少,殊為可惜,也浪費社會和國家的資源。

其次,應以「國土防衛部隊」設計思考教育召集訓練。

「境外打仗是現役軍人的責任,本土防衛是全民的義務。」基於全民國防的理念,應該從這個角度建立有效的後備動員與教育訓練的工作。國土防衛部隊除了編制可能與軍隊有所不同外,但是軍事專長應該是相同的,也應該有專職的隊職官負責訓練與指揮工作,同時也應負擔必要的地區警衛工作,才能與可能爆發的真實戰場情境合而為一,奉召即能就定位與完成準備戰鬥。

D日思考「國土防衛部隊」的建構

最後,應以D-14日作為整體思考核心與臨戰的心理建設。

軍事上,若常以D日做為戰爭的假定期日,我們試想,14天後就是戰爭,那麼今天的教育召集,絕對不會只是行軍、打靶、丟手榴彈與保養槍枝而已,更多思考的是,後備軍人在國土防衛的角色,與臨戰的心理建設。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應以D-14日,規劃後備軍人的戰鬥部署,進而省思我國之「國土防衛部隊」的建構,最終據此規劃出適宜的專業複訓與教育召集準備工作。如此才不會浪費後備軍人寶貴時間與民脂民膏。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