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客湧入海域生物減少 小琉球7月起收觀光保育費

由於屏東小琉球海域資源衰退,7月1日起將收取觀光保育費,希望能減少人流,維護海域生態。圖/取自琉球鄉公所網站
由於屏東小琉球海域資源衰退,7月1日起將收取觀光保育費,希望能減少人流,維護海域生態。圖/取自琉球鄉公所網站

小琉球觀光業蓬勃發展,光日端午連假首日就有1.4萬人登島,雖然人潮可以活絡觀光,還是讓當地人直呼「太多人了!」根據監測,琉球鄉海域資源逐漸衰退,觀光盛況已對環境造成危害。對此,屏東縣政府自7月1日起將開始收取觀光保育費,並劃設「核心區」,推動生態保育。

觀光保育費收取範圍為杉福、漁埕尾、肚仔坪3區潮間帶,費率每人新台幣60元整(琉球鄉民、未滿3歲兒童、身心障礙者及其陪伴者1人免收)。民眾可在行前至7-ELEVEN門市ibon機台或ibon售票系統購票,每張票券適用於一處潮間帶,進入潮間帶將由導覽人員陪同,期望藉此經營自然生態資源、提升民眾保育觀念。

另外,縣鑒於琉球海域珊瑚覆蓋率衰退,逐漸失去珊瑚礁功能、潮間帶海膽繁生,嚴重侵蝕礁岩,影響潮間帶植被生長,危害生物棲息環境,甚至傳出有民眾浮潛遭刺傷的消息。將新劃設「核心區」作為保育示範,保育梅氏長海膽及口鰓海膽除外的所有水產生物,確保生物繁衍,進一步擴散種源。並將「梅氏長海膽」及「口鰓海膽」自保育對象移除,改列「硨磲貝」及「珊瑚(含珊瑚礁)」為保育物種,確保生態平衡,提升保育成效。

琉球海域的海膽不斷增生,侵蝕礁岩,還有遊客在浮潛時遭刺傷。圖/中央社

琉球海域的海膽不斷增生,侵蝕礁岩,還有遊客在浮潛時遭刺傷。圖/中央社

近年因氣候變遷、觀光興盛,導致琉球海域生物量衰減、資源枯竭,屏東琉球開「離島第一槍」收取觀光保育費,可望減少人潮,進一步推動多項保育措施,提升民眾保育意識。屆時經費可挹注地方,共同推動生態保育工作。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