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百年】大陸修繕黃埔軍校舊址 紀念館16日開放

大陸「尋跡隊伍」打卡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圖/取自《中國青年報》
大陸「尋跡隊伍」打卡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圖/取自《中國青年報》

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兩岸分別舉行紀念活動。據《中國青年報》報導,6月12日,一場以「踏尋黃埔足跡 賡續精神血脈」為主題的尋跡打卡活動在黃埔軍校舊址——廣州市黃埔區長洲島啓動。大陸對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進行保護修繕,選擇100周年6月16日開放參觀。

12日當天,廣東省黃埔軍校同學會、「靠埔」青年等10支小隊共200餘人,從軍校劇場出發,途經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孫總理紀念室、孫總理紀念碑、黃埔軍校俱樂部、海軍廣州烈士陵園、北伐紀念碑和東征烈士墓園,全長3公里、7個打卡點的路線,重溫黃埔百年輝煌歷史。

廣州黃埔軍校舊址內的學生自習室。圖/取自《廣州日報》

廣州黃埔軍校舊址內的學生自習室。圖/取自《廣州日報》

全新亮相的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原狀陳列,在不可移動文物保護修繕、文物藏品擴容拓展、陳列展覽升級更新、宣傳教育賦能造勢等方面進行了全面提升。遊客不僅可以參觀黃埔軍校校本部、孫總理紀念碑、東征烈士墓園等歷史遺跡,還可以由全新規劃的校史展全景式瞭解黃埔軍校歷史。
活動中,參與者們體驗了全新規劃的黃埔軍校校史展——《國共合作的不朽豐碑——大革命中的黃埔軍校(1924-1927)》。此外,黃埔軍校俱樂部也將首次通過場景復原的形式公開展示。

黃埔16期生耿蔭龍之子耿嘉陵表示,作為黃埔軍校先輩的後人,他從小受黃埔精神熏陶,退休後選擇深入研究黃埔文化,曾在大陸各地宣講28次。耿嘉陵認為,弘揚黃埔歷史應該交給年輕一代,而作為「黃埔二代」的他們,也將積極宣傳黃埔文化,讓更多年輕人深入瞭解這段歷史。

「靠埔」青年領隊鄭昊坤今年24歲,目前就職於中國聯通廣州市分公司數據中心。他說,在尋跡打卡中,深刻學習到百年前的先輩們在抗日、東征、北伐這些大事件中呈現出來的愛國精神。鄭昊坤覺得,傳承與弘揚黃埔精神應該立足自身,在專業技能上全面提升自己,做好本職工作。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