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百年】永遠的痛!第二名畢業的林正義叛逃大陸永遭封印除名

黃埔軍校建校百年,陸官開放校區,參觀民眾發現,校史館一幅1975年以鮮血按印的「效忠血幅」格外顯眼,因當年按上血印、署名學林正義的學生代表林正義投共,就是如今的林毅夫。圖/取自網易
黃埔軍校建校百年,陸官開放校區,參觀民眾發現,校史館一幅1975年以鮮血按印的「效忠血幅」格外顯眼,因當年按上血印、署名學林正義的學生代表林正義投共,就是如今的林毅夫。圖/取自網易

百年校史的黃埔軍校培養出許多優秀人才,今年適逢黃埔軍校建校百年並開放校區,參觀民眾發現,校史館內一幅1975年以鮮血按印的「效忠血幅」格外顯眼,因為當年按上血印、署名的學生代表中,從金門投共的林正義,名字已被實習幹部名字覆蓋,封印消失。

林正義於1952年10月15日出生於宜蘭縣,他在宜蘭中學初中部畢業後,獲保送就讀宜蘭高中;1971年大學聯考後,錄取台灣大學農學院農業工程系機械組;1971年林正義在成功嶺受訓時,決定投筆從戎,不回台大唸書,改念陸軍官校,還在1972年獲頒「優秀青年獎章」;1975年,林正義以第二名的成績在陸軍官校第44期畢業;下部隊後,林正義改名為「林正誼」,並於1978年畢業政大企管所;1979年,林正誼攜帶軍籍證明及有關資料,從金門游泳到廈門,叛逃中國大陸。

而陸軍官校校史館內一幅「效忠血幅」,是1975年前總統蔣中正過世時,當時就讀陸軍官校的各期學生(44期至47期)代表,以及實習旅營幹部們,在4月12日共同發起「效忠」行動,刺破自己手指頭按上血印,製作成「效忠血幅」,以示對國家效忠。

當年在這幅「效忠血幅」按上血印、署名者總共24人,其中1人就是軍方重點栽培的優秀學生林正義,只是因為他在1979年從金門叛逃,被陸軍官校視為奇恥大辱,因此林正義的名字被另1名實習幹部名字所覆蓋,封印消失,至於該期榮譽榜畢業前3名,也沒有他的名字。

林正誼叛逃到中國大陸後,再度改名「林毅夫」,1982年取得北京大學政治經濟學碩士,1986年取得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博士;曾任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現為中國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