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披露俄烏開戰初期和談草案 最後這條款破局

在瑞士舉行的烏克蘭峰會日前剛落幕,但和平仍遙遙無期,螢幕內為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圖/取自Volodymyr Zelensky臉書
在瑞士舉行的烏克蘭峰會日前剛落幕,但和平仍遙遙無期,螢幕內為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圖/取自Volodymyr Zelensky臉書

在瑞士舉行的烏克蘭峰會日前剛落幕,烏克蘭與俄羅斯的和平仍遙遙無期。其實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初期,雙方曾派代表直接進行和平談判,但最後無疾而終。這些草案文件也顯示,任何新的和平談判都將面臨同樣的障礙。《紐約時報》15日披露當初雙方直接談判草擬的協議草案,揭示和談需要克服的分歧點,其中,俄羅斯插入一個「荒謬」條款,成為和談破局的關鍵。

《紐約時報》報導,這些文件是2022年2月至4月期間草擬,當時俄烏戰爭才爆發數周,俄烏雙方在白俄羅斯、土耳其進行目前已知的唯一一次直接談判。根據2022年4月15日,俄羅斯談判代表送到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辦公室桌上的17頁草案版本。前幾頁幾乎看不到用來標示雙方有分歧的紅字,顯示部分的條件,兩造已達共識。包括同意烏克蘭宣布自己為永久中立國,但允許加入歐盟,前者是基輔當局做出的重大讓步。

《紐約時報》對草案文件的審查顯示,俄烏雙方在武器部署、烏克蘭可能加入歐盟的條件,以及俄羅斯希望烏克蘭廢除與語言、國家認同相關法律等問題上存在分歧。烏克蘭談判代表提出放棄加入北約,接受俄羅斯佔領部分領土,但他們拒絕承認俄羅斯對這些領土擁有主權。

俄羅斯在草案上要求烏克蘭將俄語定為官方語言。「烏克蘭應在簽署條約後30天內,取消對俄語使用的所有限制。」

此外,俄羅斯的停火提案要求烏克蘭必須從其領土回撤自己的軍隊。「烏克蘭回撤武裝部隊、其他各類武裝編隊、軍火和軍事裝備到永久部署地點,或與俄羅斯商定的地點。」

關鍵的癥結點是,俄羅斯希望將烏克蘭飛彈射程限制在25英里(約40公里)內,而烏克蘭希望射程可達174英里(約280公里),這樣的距離足以打擊克里米亞的目標。

但俄烏草案中最大分歧還不只是飛彈射程問題,《紐約時報》指出,讓俄烏最終分道揚鑣的癥結是草案第5條,第5條規定如果烏克蘭再次遭受武裝攻擊,包括英國、中國、俄羅斯、美國和法國等將簽署條約的保證國,可出兵保衛烏克蘭。「因為烏克蘭是受攻擊的永久中立國。」

然而,俄羅斯最後卻插入一條條款,規定包括俄羅斯在內的所有保證國,必須一致批准,才能出兵保衛烏克蘭。實際上,莫斯科可以再次入侵烏克蘭,然後再否決其他國家對烏克蘭的軍事介入,這個荒謬的條款,很快被基輔視為是雙方協議的破壞者。一名烏克蘭談判團隊成員說,「我們對繼續談下去已不再感興趣。」

此外,談判破裂的原因還包括2022年4月俄羅斯軍隊在基輔西北方布查鎮(Bucha)的屠殺事件,當時美國衛星公司拍下長達13.76公尺的亂葬崗,烏克蘭政府政府也發現許多市民被殘忍殺後埋葬於萬人塚中,街上更有數十人橫屍街頭。此駭人事件也讓烏克蘭對與俄國達成妥協的想法變得更加遙遠。

原本根據俄烏在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堡的討論,澤倫斯基和普丁將會面解決最後的分歧。「雙方認為,可能在2022年......之間舉行俄烏兩國領袖會議,目的是簽署協議或對剩餘未解決問題作出政治決定。」

兩年多過去了,目前看不到俄羅斯與烏克蘭重返談判桌的跡象,《紐約時報》報導,根據一位出席瑞士峰會的歐洲外交官透露,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最近私下對一位歐洲同僚說:「如果今年我們沒有取得進展,那麼明年我們將再試一次,如果明年沒取得進展,那麼我們將一試再試。」但談判專家告訴《紐約時報》,俄烏戰爭有可能以不穩定的停戰結束,「鐵幕現在將在俄羅斯控制的烏克蘭佔領線上落下。」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