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雄專欄】數位永生:突破生死界限的新科技與倫理挑戰

因人工智慧(AI)和資料儲存技術的進步,已漸漸出現數位永生等相關技術。圖/由ChatGPT生成
因人工智慧(AI)和資料儲存技術的進步,已漸漸出現數位永生等相關技術。圖/由ChatGPT生成

張瑞雄/台北商業大學前校長

在追求永生的過程中,人類長期以來一直在尋找延長生命或實現某種超越死亡的存在形式的方法。從古代對來世的宗教信仰到現代科學對長壽的追求,超越死亡的渴望一直是貫穿人類歷史的永恆主線。如今在數位時代,一個新的領域已經出現:數位永生。

數位永生是指一個人在肉體死亡後數位化存在的延續,由於人工智慧(AI)和資料儲存技術的進步,這個曾經僅限於科幻小說領域的概念正在迅速成為現實。隨著我們留下越來越廣泛的數位足跡,從社交媒體貼文到電子郵件、照片、錄音和影片,建立由AI驅動的個人數位分身的可能性不再是一個遙遠的夢想,而是一個可行的現實。

數位永生大致可分為兩種:單向永生和雙向永生。單向永生是指靜態保存一個人的數位足跡,類似於他們在線上存在的時間膠囊。這可能包括社交媒體資料、部落格文章或其他在死後保持不變的數位內容。另一方面,雙向永生意味著一種更動態的數位存在形式,死後的數位角色可以與現實生活互動,有可能從新的經驗中學習並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發展。

隨著數位永生的概念越來越受到關注,一個新的產業已經出現,以滿足這個不斷成長的市場。有些公司專注於建立死者的數位分身,這些AI驅動的聊天機器人或化身模仿逝者的個性、知識和溝通方式。例如一位仁兄記錄了父親的人生故事,並利用這些數據建立了一個互動式聊天機器人,這個「Dadbot」可以進行文字對話,分享故事和笑話,宛如一個栩栩如生但摸不到的父親。

但數位永生技術存在倫理問題和挑戰,例如我們如何確保數位分身尊重死者的意願?與死者互動的個人的隱私又如何保護?另外數位分身可以(或應該)在多大程度上模仿人類?如果AI生成的反應與死者的性格不符,會發生什麼事?最後隨著數位分身變得越來越複雜,它可能會迫使我們面對有關意識本質、身分認同以及人類意義等基本問題。

數位永生技術的出現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們紀念死者的方式,傳統的紀念形式,如照片、影片、書面回憶錄等是靜態的、單向的;但數位分身提供了持續互動和參與的可能性。

對許多人來說,這些技術提供了安慰的來源,使他們能夠與失去的親人保持聯繫。它們可以作為豐富的感情記憶庫,保存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被遺忘的故事和個性特徵。

這些技術的心理影響仍未被完全了解,雖然它們可能會給人類帶來一些安慰,但也有可能干擾自然的悲傷過程,繼續與已故親人的數位分身互動可能會讓一些人更難接受失去親人的現實和脫離現實。

隨著我們的數位足跡變得越來越詳細和越來越被記錄,隨著AI在模仿人類行為方面變得越來越強大,生與死、存在與缺席之間的界線可能會變得越來越模糊,這對人類是喜或是憂呢?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