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秘書長稱中若犯台俄恐同時攻擊北約 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呂特認為,若習近平(左)攻打台灣,普丁(右)可能同時攻擊北約分散國際注意力。資料圖片/取自CRUX《YouTube》官方頻道
呂特認為,若習近平(左)攻打台灣,普丁(右)可能同時攻擊北約分散國際注意力。資料圖片/取自CRUX《YouTube》官方頻道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近日發出令人震驚的第三次世界大戰警告,指出中國與俄羅斯可能聯手發動「雙線攻擊」,對全球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上周六以《北約秘書長認為川普總統「值得高度讚揚」》(The Head of NATO Thinks President Trump ‘Deserves All the Praise’)為題,發表了對呂特的專訪,其中提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可能計畫併吞台灣,而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則可能同時對北約成員國發動侵略,進而引發地三次世界大戰甚至核戰危機。

呂特強調,若中國決定攻打台灣,習近平極有可能先與普丁聯繫,指示其攻擊北約領土以分散西方注意力,「我們不能天真以對。如果習近平要攻打台灣,他會先打電話給他在莫斯科的『小老弟』普丁,說:『我要動手了,你需要在歐洲牽制北約。』這是最可能的情節發展」。

為遏止此威脅,呂特呼籲北約成員國增加國防預算並加速重新武裝。他指出,北約必須展現強大實力,讓俄羅斯不敢輕舉妄動,同時與印太地區國家深化合作,特別是在國防工業與創新領域。他提到,這也是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積極推動的策略,強調北約與印太地區的緊密聯繫。

《鏡報》(The Mirror)引述了這篇專訪,指出有專家警告,儘管俄羅斯在入侵烏克蘭的戰爭中損失慘重,但其軍力可能於2027年前迅速重建。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認為,普丁可能部署軍隊試探北約的決心,挑戰北約《第五條款》(Article 5)的集體防禦原則。《第五條款》是北約的核心,規定任一成員國遭受外部攻擊時,其他成員國將共同防禦。外界擔憂,普丁可能試圖進攻波羅的海國家,這些地區曾是蘇聯及俄羅斯帝國的一部分。

呂特警告,俄羅斯正以「近代史上無與倫比」的速度重新武裝。他指出:「俄羅斯現在3個月內生產的彈藥量,是北約一整年的3倍。這是不可持續的,但俄羅斯正與北韓、中國及伊朗合作,推進其對烏克蘭的侵略戰爭」。他補充說,印太地區與大西洋地區的聯繫日益緊密,而中國對台灣的野心顯而易見。

克里姆林宮對呂特的言論作出強烈反擊,俄羅斯國家安全會議副主席、前總統梅德韋傑夫(Dmitry Medvedev)在個人社群發文嘲諷,稱呂特「吃多了荷蘭人喜愛的迷幻蘑菇(magic mushrooms)」,「他預見中俄在台灣問題上勾結,以及俄羅斯對歐洲的攻擊。但他有一點是對的:他應該學俄語。到時在西伯利亞的營地或許會派上用場」。

呂特在上月(6月)25日的北約峰會(NATO Summit)上,因稱川普為「Daddy」而引發國際議論。當時,川普將以色列與伊朗的衝突比喻為「校園裡兩個孩子打架」,呂特隨即笑稱:「有時候『爸爸』得用強硬的語言來制止他們」。此番言論被認為過於奉承,引發部分歐洲官員與媒體批評,指其語氣「諂媚」且不恰當。

呂特事後澄清,他並非直接稱川普為「Daddy」,而是用此詞比喻歐洲國家對美國的依賴,類似孩子問父親是否會留下。川普對此回應表示欣賞,稱呂特「很親切」,並幽默接受這一稱呼。白宮甚至以天王亞瑟小子(Usher)的歌曲《Hey Daddy(Daddy’s Home)》(爸爸回家了)製作影片推廣此稱號。

※《梅花新聞網》提醒您:遠離毒品,迎向朝陽;走出陰暗角落,迎接無毒新生活;攜手反毒,共創健康※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