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宏誠批賴「偏頗形容威權體制」:戒嚴時期我綜合實力最强

114年國慶大會10日登場,壓軸由空軍雷虎小組「勇鷹」高教機5機編隊施放彩煙飛越總統府前上空,這也是雷虎小組換裝勇鷹高教機後首度在國慶大會亮相。圖/中央社
114年國慶大會10日登場,壓軸由空軍雷虎小組「勇鷹」高教機5機編隊施放彩煙飛越總統府前上空,這也是雷虎小組換裝勇鷹高教機後首度在國慶大會亮相。圖/中央社

總統賴清德今天(10日)發表任內第2次國慶演說,盛讚台灣「解嚴天數已超越戒嚴天數」,民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桂宏誠對《梅花新聞網》表示,賴清德用最誇張的言詞偏頗形容威權體制那段期間,但事實上,戒嚴時期台灣的綜合實力最强,且當時的施政也比現在更「以人民為主」。

賴清德今日演說指出:「就在上個月、910日,我們迎來了歷史性的一刻,台灣解除戒嚴天數,正式超越了令人窒息的戒嚴統治天數,」賴表示,這象徵著台灣徹底揮別威權體制的陰霾,迎向民主和充滿希望的未來。

對此桂宏誠感嘆,國民黨新一輩政治菁英也受到修改教科書的影響,對過去台灣過去發展歷程很陌生,所以賴清德也很敢用最誇張的形容詞,偏頗地形容戒嚴和威權體制。其實,台灣綜合實力最强的時代,卻是在有限的戒嚴管制及軟性威權體制時期,當時政府施政較現在更「以人民為主」。

桂宏誠說,賴清德想用「戒嚴」讓民眾誤以為國民黨以往統治台灣期間,大家生活都很「窒息」。但正是所謂「令人窒息的戒嚴」時期有以下4項成就,包括:第一一般來說,「台灣錢淹腳目」約是1975年至2000年約25年期間,令人窒息的戒嚴時期占了前12年,也是打下穩固基礎的時期。

第二,戒嚴時期中華民國完成公地放領、三七五減租及耕者有其田政策,佃農有自己的耕地第三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讓貧户之子陳水扁念上大學考上律師,加上實施公平的考試用人制度,豆花攤販之子許水德能當上考試院長。

最後,也是「令人窒息的戒嚴時期」,開創台灣成為亞洲經濟四小龍之首的「經濟奇蹟」,大家出國旅遊當大爺的時代。

桂宏誠說,戒嚴時期台灣有經濟、教育、地政等各項成果,今日評論戒嚴時期不能選擇性忽略。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