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關係近期因日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論」持續陷入緊張,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今天(26日)再以《鐘聲》署名刊發評論,直指日本唯有恪守國際法與該國的《和平憲法》,以實際行動取得亞洲鄰國及國際社會信任,才是「對自己負責、對世界負責」的根本途徑。
文章指出,高市日前發表錯誤涉台言論,引發國際強烈批評,而日本政府卻在此敏感時刻接連採取一系列危險動作,包括自2023年放寬武器出口限制後首次輸出殺傷性武器、自民黨啟動修訂「安保三文件」討論、以及計畫在鄰近台灣的西南諸島部署進攻性武器等。評論認為,這些行徑進一步暴露日本企圖背離戰後國際秩序的政治動向。
文章批評,身為二戰戰敗國,日本上述舉措不僅是對其應負國際法義務的公然背棄,更對國際社會共同構建的戰後秩序形成嚴重挑戰,勢將對亞洲乃至全球的和平穩定造成威脅。
評論指出,《聯合國憲章》所規定的「集體自衛權」原為維護國際集體安全、防止法西斯捲土重來而設,日本才在戰後被限制行使此權利;至於《波茨坦公告》也要求其完全解除武裝,不得保有可促成重新武裝的軍事工業,「這些具有國際法效力的文件,共同構成日本重新融入國際社會的政治與法律前提,也是維繫戰後秩序的重要基石」。
文章提醒,日本若不能正視歷史、汲取教訓,就難以掌握未來方向,唯有堅守國際法與《和平憲法》,並以實際行動贏得鄰國與國際社會信任,才稱得上負責任的國家,「國際社會也有權、有責任共同維護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確保戰後和平成果受到尊重,不讓歷史悲劇再度重演」。
《鐘聲》最後提醒,若日方仍執意偏離正道、屢犯錯誤,「一切主張正義的國家和人民,都有權利對日本的歷史罪行進行再清算,也有責任堅決阻止日本軍國主義死灰復燃。」
高市今天(26日)出席任內首場與在野四黨黨魁的討論會時,談到爭議涉台言論,她強調,當天是因被質詢具體情境而「在那個範圍內如實作答」。至於「存亡危機事態」的判定方式,她再次重申,必須依據實際狀況逐案、綜合所有資訊做出判斷。
立憲民主黨黨魁野田佳彥會後稱,從高市今天的論述來看,她已不再重提先前的具體軍事假設,「我認為已經是實質收回那段涉台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