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2到1998年,前海峽交流基會副秘書長李慶平在台北協調、策應1992年的「香港會談」、直接參與1993年新加坡「辜汪會談」,見證兩岸正式進入和平發展時期,也親身體驗1996年第三次「台海危機」,兩岸關係跌入谷底。李慶平不是高層決策官員,但在開啟兩岸交流、溝通及協商中扮演了積極角色,「務實兩岸和平工作者」是他在海基會服務6年的最佳註解。
1992年11月17日傍晚,李慶平在大陸委員會的記者會中宣布:「對大陸海協會11月16日來函,接受我方建議,以口頭聲明各自表達『一個中國』的原則,我方表示歡迎。」次日,台灣各大報都以頭版頭條報導,兩岸以「一個中國,各自表述」方式,解決了一個中國原則的問題。
整個發言不到3分鐘,李慶平回憶,「我感覺今天的談話,可能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講話」。確實如此,「一中各表」加上後來衍生出來的「九二共識」迄今仍是兩岸關係中最重要政治基礎,也是最大爭議所在。在那個年代,如李慶平等從事兩岸關係工作者確實對兩岸關係有不可磨滅的貢獻。
一中各表 李慶平的畢生代表作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以口述歷史方式,從2022年3月到2023年6月8次訪談李慶平,最近出版《李慶平先生訪問紀錄》,全書共有8章,涵蓋他的成長教育與職業生涯、在美國華府從事黨務工作、擔任駐美代表處文化組長、海基會副秘書長、到中國廣播公司總經理。其中最受矚目的當屬第四章「參與兩岸會談」、第五章「辜汪會談」及第六章「李登揮總統訪美後之兩岸關係」,其中沒有聳動的內幕爆料或臧否人物,而是有條理、精確紀錄了他個人的親身經歷,是極為珍貴的文件與史料,特別是對「一中原則」、「一中各表」、辜汪會談、九二共識等兩岸關係重大議題作了清晰記錄與背景解說。
前總統蔣經國時代仍採取「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三不」政策,他告訴《紐約時報》記者,「與中國共產黨接觸(談判),就是自殺行為。 我們沒那麼愚蠢」,當時兩岸仍處於相互對峙局面。一直到1987年,經國先生毅然決定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打破了台海近四十年的隔絕,也開啟了兩岸民間交流大門。
1991年 1月陸委會成立,同年3月,民間中介團體海基會掛牌運作,大陸的海協會則直到12月才成立,正式展開兩會間的制度性協商。李慶平於1992年5月進入海基會擔任副秘書長可謂躬逢其盛,一直到1998年他離開海基會,兩岸歷經了香港會談、辜汪會談,以及無數次各種不同層級、規模的交流互動,李慶平幾乎是無役不與。
排除一中障礙 態度重於內涵
一個中國原則問題始終是兩岸溝通協商無法迴避的障礙。李慶平回憶說,陸委會沒有授權海基會談一個中國原則的問題,但大陸一直堅持,雙方沒有交集,最後以口頭聲明各自表述立場,從此兩會之間關於交往、協商等事務性協商,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意涵,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共識。當時大陸海協會副會長唐樹備說,「我要的是你的態度,不要談內涵」。
李慶平說,這不是誰佔上風、誰不佔上風的問題,而是解決問題了嘛,一中問題像座搬移不開的大山,耽誤了快兩年時間,兩會最後終於繞過大山,讓兩岸談文化、經貿、交流,並且召開辜汪會談。可惜30年後,兩岸關係急劇惡化,這座大山成為更難以跨越的障礙。
再看辜汪會談,從1991年開始籌備,直到1993年正式舉行,花了兩年時間才在第三地新加坡完成,樹立了兩岸關係的里程碑。由於兩岸目標、立場、認知不同,長期隔離造成相互懷疑,海基會又受到陸委會的節制,可以想像第一線協商交涉過程備極艱辛。
李慶平回顧,兩會首任領導人,辜振甫與汪道涵在他們任內奠定了一些雙方都認同的典範,足夠後人承繼。因為兩岸的特殊關係,辜汪在會談中示範注重「尊嚴對等」,兩岸分立數十年,協商必然有歧見,又以「求同存異」為大原則,兩岸關係能增進交流與相互瞭解、體諒更是不二法門。
辜汪會談 樹立兩岸溝通典範
而民進黨政府過去8年仍在強調要在尊嚴對等原則下與中共交流對話,只是兩岸關係已發生質變,失去的互信、善意難以挽回,兩岸關係榮景不再,不但比30年前更退步,台海還面臨空前的戰爭威脅。
第四次「焦(焦仁和)唐會談」確定了第二次辜汪會談訂於1995年7月20日在北京釣魚台賓館舉行,確立8項議題,但時任總統李登輝於6月7日赴美,9日在母校康乃爾大學發表「民之所欲,常在我心」演說,提及「中華民國在台灣」十多次,16日海協會致函海基會,推遲第二次辜汪會談,同時取消第二次辜汪會談第二次預備協商。
李慶平分析,唐樹備5月率團來台北出席第四次焦唐會談,使李登輝認為他赴美演講不太會引起兩岸關係的倒退,雙方都嚴重誤判情勢,導致兩岸關係急轉直下,直到2009年馬英九執政,兩會才恢復會談。
值得注意的是,大陸雖推遲第二次辜汪會談,抗議李登輝訪美,並於1996年3月對台灣附近海域發射飛彈,及多次發動實彈軍演造成台海危機,兩岸關係跌到谷底,但兩會仍維持溝通管道暢通,李登輝在520就職演說中呼籲兩岸正式處理結束敵對狀態;兩岸隔海分治是事實,以追求國家統一為目標也是事實;兩岸應開創「中國人幫中國人」的新局,雙方仍有共同語言,不至於全面決裂。
從蔡英文到賴清德,民進黨再度執政8年多來主張「兩國論」,鼓吹務實台獨主張,中共則加強懲治、反制台獨,積極推動終極統一進程,兩岸官方溝通管道完全關閉,誤判、誤解風險升高,台海和平穩定與台灣安全沒有最危險,只有更危險。
李慶平於1998年5月離開海基會,出任中國廣播公司總經理,吿別他熱愛的兩岸工作,他在自述中總結,「75歲即將過去,是即將翻過的一頁,是夢幻,是虛幻,但它儲存在雲端」。海基會6年歲月是李慶平一生中最美好的篇章,永不會褪色的回憶。最大的遺憾是,兩岸沒有抓住機緣,堆疊誠意與善意,卻是累積了更深的敵意與仇恨,當年的打拼幾乎付諸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