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雄/台北商業大學前校長
賴清德總統上任百日以來,他的施政風格和成就成為了各方關注的焦點,特別是在如何團結人民、凝聚社會共識方面,他所面臨的挑戰尤為艱難,也反映出在一個多元化且高度分裂的社會中,領導者要想實現「團結」的目標所需付出的努力和妥協。
賴清德的政治風格一直以強勢著稱,他在擔任台南市長和行政院長期間,便展現出固執、堅持己見的作風,這種風格在他成為總統後依然如故。賴清德就任後,迅速在總統府內設立了三大委員會,並親自擔任召集人,以高層次的國家戰略視角來處理包括氣候變遷、能源轉型和國家安全等重大議題,這些行動無疑顯示了他希望集中權力,快速推動國家重大政策。
但這種集權式的領導方式也引發了黨內外的不滿和質疑,包括民進黨派系之間日益加劇的對立,這種分裂不僅削弱了民進黨的內部凝聚力,也使得賴清德在推動政策中面臨重重阻力。
兩岸關係一直是台灣內政中最為敏感和關鍵的議題,賴清德延續了他過去的立場,不承認「九二共識」,但他也在處理兩岸衝突時展現了某種程度的靈活性。例如在金門漁船翻覆以及大進滿漁船遭扣押事件中,賴清德政府最終成功化解了這些衝突,並形成了所謂的「金門模式」,被視為一種新的兩岸互動方式。
但賴清德的對中政策並未得到在野黨的認可,反而成為朝野對立的另一個焦點。在野黨批評賴清德上任以來,採取了「不溝通、不妥協、不合作」的策略,無視在野黨的意見,進一步加劇了國內的政治分裂。這種情況下,朝野之間的對立使得政府難以在立法院推動重要法案,甚至在新會期內可能面臨在野黨的報復性刪減預算。
面對這些挑戰,賴清德若想在未來的執政中實現真正的團結,則必須在溝通與妥協上展現更多的智慧。歷史證明,在一個多元化的民主社會中,單純依靠強勢領導難以達成長期穩定的政治局面。特別是在面對黨內分裂和朝野對立的情況下,領導者更需要善於聆聽各方意見,妥協來尋求共識。
賴清德還需要在朝野之間尋求更多的合作機會,雖然在野黨的監督和批評不可避免,但他可以以更開放的態度來化解對立,尋找共同點,推動雙方在重大國家議題上的合作。這不僅有助於提升政府的施政效率,也能在社會上營造出更和諧的政治氛圍。
賴清德總統上任百日來,國內面臨的挑戰卻更加嚴峻,強勢的領導風格雖然在短期內可以推動一些政策的實施,但長期來看,這種方式難以真正實現國家的團結和進步,領導者唯有學會妥協與溝通,才能在黨內、朝野及兩岸關係中找到新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