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城案燒不停 一次看懂容積率、容積獎勵是什麼

位於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四段的京華城,在2020年進行拆除作業。圖/取自京華城臉書專頁
位於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四段的京華城,在2020年進行拆除作業。圖/取自京華城臉書專頁

台北市京華城容積率840%鬧得沸沸揚揚,北檢指稱,民眾黨主席、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涉犯《貪污治罪條例》違背職務收賄、圖利等罪,犯罪嫌疑重大,且有滅證、勾串證之虞,31日依法聲請羈押禁見。經台北地院審理,今(2日)凌晨裁定柯文哲無保請回,北檢將提抗告。究竟京華城容積率爭議何在?容積率代表著什麼?梅花新聞網整理資訊供讀者參考。

京華城容積率爭議已長達30年,起初,威京集團因看好該處商業潛力,希望能變更土地使用分區,在1991年時正式將土地從「第三種工業區(容積率300%)」變更為「第三種商業區(容積率560%)」。直到2020年,京華城依都市計畫法第24條,向台北市都市發展局自提申請容積獎勵,獲得20%容積獎勵;並花費44億元自購30%容積移轉,這也讓容積率從原本的560%增至840%,引發關注。

而在今年1月監察院發布的調查報告指出,京華城計劃新建商業辦公大樓,台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通過容積率增為1.5倍變更為840%。報告提到,此案為「新建案」而非「都市更新案」,台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第783次會議,卻以「韌性城市貢獻獎勵」、「智慧城市貢獻獎勵」、「宜居城市貢獻獎勵」比照都市更新的「綠建築獎勵」、「智慧建築獎勵」、「耐震設計標章獎勵」,同意申請人所提之獎勵容積。多位都市計畫委員在該會議前之多次會議均留下紀錄,明示申請人要求20%之容積獎勵於法無據,詎「新建案」容積獎勵不依「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自治條例」申請,卻疑錯誤引用都市計畫法第24條,自提方案爭取容積,並引用「台北市都市更新建築容積獎勵辦法」取得容積,相關爭議有釐清之必要。

容積率是什麼?

根據維基百科指出,容積率指的是總建築面積與建築用地面積的比值,舉例來說,在1萬平方公尺土地上,有3000平方公尺建築總面積,其容積率為0.3。另據住商不動產官網資料,容積率指的是在既有土地面積上,房子的總樓層面積可達到多少,關係到可蓋多少層樓。而容積率同時在開發者眼中,是獲利的關鍵要素。

容積率是都市計畫中一個重要技術指標,間接反映單位土地上承載的各種人為功能的使用量,即土地開發強度。容積率越高表示土地的利用率就越高,但對周邊的城市基礎設施的壓力也越大,因此不可能無限制的提高容積率,所以大部分地區對城市的建築容積率均有管制。

容積獎勵是什麼?

根據新北捷運局資料指出,容積獎勵為一種利用容積來獎勵民間參與建設的制度。主要是為解決土地開發不足、公共服務機能不夠的問題,以容積當作獎勵誘因,鼓勵民間設置必要性公共設施或配合相關政策,對都市發展具有正面效益。

容積移轉是什麼?

新北捷運局資料指出,容積移轉即為某一基地建築容積可等值移轉至另一基地,表示被徵收土地的價值可移轉至其他土地上,因此地主的權益就不會有損失。維基百科資料指出,容積移轉主要可分為兩種情形,第一,原屬一宗土地之可建築容積,一部份或全部移轉至另一宗可建築土地建築使用;第二,受限制發展地區(如古蹟)的容積一部或全部移轉至另一宗可建築土地建築使用。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