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聯合艦隊」 日本海上自衛隊艦隊編制將大改

日本海上自衞隊將調整為三大艦隊。 圖/取自日本海上自衛隊
日本海上自衞隊將調整為三大艦隊。 圖/取自日本海上自衛隊

今年日本防衛省發布了2025財年度防衛預算書,其中計畫編列預算金額達85389億日圓,日本防衛預算首次突破8兆日圓,再次突破歷史新高。除常規裝備研發、採購等項目內容外,在這份預算書第四章「共同基礎」的第10節「自衛隊組織編成」部分提到,日本海上自衛隊未來將進行相當大規模的組織編制調整。

根據文檔內容,海上自衛隊大型水面作戰及補給艦艇、成立於1961年的「護衛艦隊」將裁撤;1954年海上自衛隊創立起即誕生、由主力精銳艦艇構成的「護衛隊群」,以及理論上可追溯到海自最早前身、以水雷和反水雷任務為主的「掃海隊群」也將進行大幅改編。

2025財年防衛預算草案要求書中刊載的海自水面作戰部隊編制調整示意圖,左側為現有海自編制圖/取日本防衛省。

2025財年防衛預算草案要求書中刊載的海自水面作戰部隊編制調整示意圖,左側為現有海自編制圖/取日本防衛省。

日本海上自衛隊的主要作戰部隊(包括艦、機、潛艇)均屬於由防衛大臣直接指揮的「自衛艦隊」,下轄以水面主戰艦艇、補給艦艇構成的「護衛艦隊」。

海上自衛隊的「準航母」直升機驅逐艦(DDH)、「神盾」防空飛彈驅逐艦(DDG)、先進通用驅逐艦(DD)等大型作戰艦艇均在「護衛艦隊」旗下的四個「護衛隊群」當中,四支「護衛隊群」司令部分別設在橫須賀、佐世保、舞鶴和吳港。

每支「護衛隊群」內由一艘直升機驅逐艦作為旗艦,另有兩艘「神盾」驅逐艦及五艘通用驅逐艦,並分成兩個四艘規模的「護衛隊」。

在本世紀初,這些「護衛隊群」的編制也一度被稱作「新八八艦隊」,每支「護衛隊群」基本由八艘艦艇及八架艦載直升機構成。

計畫的新編制當中,海上自衛隊計畫重新設立以橫須賀為司令部的「水上艦隊」,以取代「護衛艦隊」,旗下重新畫分出1、2、3三個「水上戰群」,原本各地方隊下轄「飛彈艇隊」則被取消,代之以「水上艦隊」旗下新設的「巡邏警戒群」。

此外「水上艦隊」另一個新設的「水陸兩棲戰水雷戰隊」則可能由是此前「自衛艦隊」直轄的「掃海隊群」、地方隊轄下的「掃海隊」合併而來。

日本海上幕僚監部宣傳公關室表示,海上自衛隊本輪改革將在2025財年年底完成。

關於這次海上自衛隊的重大改革,新任海上幕僚長齋藤聰在9月3日新聞發表會上回答美國《外交家》(The Diplomat)雜誌駐東京特派高橋浩祐提問時表示,此次計畫進行的「應該是最大規模」改編,但他補充,由於他並不特別熟知歷史,因此在沒有和過去進行詳細對比的情況下,還是會避免使用「最大規模」一詞。

重新整合水面艦艇部隊,可提高部隊運用、訓練指導效率,短時間內編成強大部隊等好處。

齋藤聰還表示,在此次改編儘管可能廢除「護衛艦隊」、「護衛隊群」等帶有「護衛」字樣的部隊名稱,但艦艇稱呼中的「護衛」二字將會保留。

齋藤聰還透露關於新編制下部分艦艇配備調整的消息,如此前每個「護衛隊群」各有一艘的直升機驅逐艦,在四支「護衛隊群」變更為三支「水上戰群」後,將以有效活用為目標做調整。

例如從實際訓練和運用情況來看,作為未來「水陸兩棲戰水雷戰群」改編基礎之一的「掃海群」現在就具備有效利用直升機驅逐艦的能力,儘管目前「掃海群」也可以依託運輸艦(一般指「大隅」級運輸艦)進行作戰指揮控制,但這些輔助艦艇畢竟有限,計畫是在為三個「水上戰群」各配備一艘直升機驅逐艦後,另外一艘則配備給新設的「水陸兩棲戰水雷戰群」。

原本就包含「大隅」級輸送艦(本質上就是船塢登陸艦)的「水陸兩棲戰水雷戰群」,在編入一艘直升機驅逐艦後,綜合兩棲指揮能力明顯強化。

大陸觀察者網軍事評論員認為,此次海自改編計畫,無疑是其成立七十年以來,最為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從「護衛艦隊」到「水上艦隊」、「護衛隊群」到「水上戰群」,名稱變化為海上自衛隊向「正常化」、「軍隊化」進程上的再次「加速」;從具體編制變化來看,儘管四支主力「護衛隊群」數量縮減為三支「水上戰群」,

因此可能使海自可用主力艦艇數量不降反升,讓每個「水上戰群」的兵力相比「護衛隊群」時期更為充裕,更為了日後進一步解放遠洋兵力調整,而此前獨立的「掃海隊群」變身「水陸兩棲戰水雷戰群」納入「水上艦隊」,使海自主戰艦艇和兩棲、掃雷部隊的聯繫相對更為緊密,加強聯合作戰水平意圖明顯,日本方面對強化其周邊鄰國等海域的軍事存在、干涉乃至「先發制人」之類直接介入能力的渴求。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