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雄/台北商業大學前校長、全球品牌創新永續協會理事長
最近各大學新生陸續入學,大學校長致詞的共通點都是強調人工智慧(AI)的重要。AI正在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和教育方式,教育機構也應積極面對這場數位革命,不僅在AI教學中推動創新,也要重新思考如何培養學生應對未來AI世界的挑戰。另外我們也看到AI倫理與規範的問題浮現,教育學生AI的同時,也要提醒學生AI使用的道德問題。
以東海大學為例,校長在新生致詞中提出了一個引人深思的觀點:人生中只有挫折,沒有失敗。這不僅是一句簡單的勉勵,更是對當今AI時代年輕人面對挑戰的思維重塑。在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許多人容易將短暫的失敗誤認為無法克服的障礙,校長希望新一代學子能擁有更強的韌性,勇於面對未來的各種挑戰。AI的興起雖然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和資源,但也同時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學生需要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出更強的心理素質與應變能力。
AI的快速發展也讓我們看到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倫理問題,例如國教行動聯盟對AI教育缺乏倫理規範提出了擔憂。如果不及早建立清晰的框架,學生在學習AI的過程中可能會面臨隱私侵害、偏見以及歧視等問題。教育部已經開始推出一系列指引,例如「生成式人工智慧注意事項」和「數位教學指引3.0」,並推動各級學校設立AI倫理課程,幫助學生在學習AI的同時保持道德判斷力。但這樣的努力是否足夠?教育界如何確保學生能在快速變化的技術環境中,既能掌握先進AI技術,又能保持社會責任感,仍是一個亟待解決的課題。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例子是台東大學,校長以「AI四語分身」影片歡迎新生,展現了對多元文化的尊重與對科技創新的擁抱。校長強調了「三好」精神:好好唸書、好好生活、好好做人,這三者相輔相成,反映出他對學生全人教育的重視。這不僅僅是對AI技術的純粹應用,更是一種教育理念的昇華,即科技與人文的結合。在這個AI迅速發展的時代,學生不僅需要技術能力,還需要具備人文關懷和道德判斷,這才是未來領導者應有的素養。
AI時代帶來的不僅是機遇,也有潛在的風險和挑戰。蘇姿丰、黃仁勳等科技領袖被時代雜誌列為AI百大影響力人物,他們所領導的企業正處於全球技術創新的浪頭。但即便在這些技術巨頭眼中,AI技術的應用也涉及複雜的社會、經濟和倫理問題。隨著AI的廣泛應用,如何處理這些技術帶來的風險,如何在技術創新和倫理道德之間找到平衡,已成為全球各國政府、企業和教育機構必須面對的課題。
台灣教育界正在積極探索如何應對AI時代的挑戰與機遇,在技術迅速發展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正視由此帶來的倫理和社會問題。學生不僅要學會使用技術,更要學會如何批判性地思考這些技術對社會的影響。隨著AI技術的不斷進步,教育界需要更加關注跨領域學習與倫理教育的結合,確保下一代既能掌握尖端技術,又能成為有責任感的全球公民,這將是台灣教育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