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賴清德不學無術!蔡正元:「中國」之名3000年前就有

出過厚厚3本《台灣島史記》的國民黨前立委蔡正元,「中國」這個名稱出現於3000年前周武王的「宅茲中國」文字,「中國即祖國」也不是什麼晚近的新觀念。圖/取自蔡正元臉書
出過厚厚3本《台灣島史記》的國民黨前立委蔡正元,「中國」這個名稱出現於3000年前周武王的「宅茲中國」文字,「中國即祖國」也不是什麼晚近的新觀念。圖/取自蔡正元臉書

總統賴清德5日國慶晚會大談「75歲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能是113歲中華民國的祖國」,出過厚厚3本《台灣島史記》的國民黨前立委蔡正元大約是聽不下去,今天(8日)二度發文表示,「中國」這個名稱3000年前周朝就有,不是因為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中國即祖國」也不是什麼晚近的新觀念。

蔡正元6日在臉書表示,台灣島民的祖先絕大多數於明清兩代來台,祖國就是已經建立國家五千年之久的中國,而中華民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都只是中國的政權之一,無論是75歲或113歲,有什麼資格當「祖國」?賴清德發言實在凸顯其無知又搞笑。

今日蔡正元再度發文表示,有些人受到不學無術之人的影響,以為「中國」的國家名稱是因爲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才有「中國」或「中國人」的稱呼。講這種話的人真的不學無術。

蔡正元說,公元前1038年,周成王5年,距今有3062年之久,青銅器「何尊」出土文字即有周武王「宅茲中國」的文字,原文是:「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于天曰,余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這段文字很清楚說道,周武王滅亡商朝後祭告上天說:「我將統治中國,安定人民。」

有人說,周武王所講的中國,不是講整個周王國的領土,只講河南中原一帶,尤其是只講河南一帶的夏商兩朝的都城,因為另一件青銅器「利簋」和《史記.殷本記》記載:周武王滅商經過鄭州(管)時,有意在伊河、洛河附近興建新首都。周成王5年,當時周成王年幼由周公攝政,周公和召公占卜,選定河南夏王朝故都附近,興建新都城「洛邑」,今稱「洛陽」。因此有人解釋:「宅茲」僅指「建造新都」,「宅茲中國」只是說「在中國地區建造洛陽新都」而已。

蔡正元說,但這些說法佐證,至少「中國」之名,早已出現在周代以前。周朝初年僅指洛陽為中心的地區,但隨著這個「中國地區」的成長,「中國」便被用於指整個國家。

蔡正元又引《漢書》記載,冒頓單于稱「大漢」為「中國」;司馬遷撰《史記》多次提「中國」,有時指「中原地區」,有時指「秦漢整個國家」。這些歷史事實證實,儘管各代王朝有自己的「國號」或「王朝名號」,但「中國」做為「國家之名」,漢朝以前早已普遍出現,跟「中華民國」無關。就如同「羅馬」原本是一座都城,後來擴張成一個大帝國,還是沿用「羅馬」為國家之名。

蔡正元表示,再說「中國人」的稱呼,從漢朝《史記》到隋朝《隋書》,再從唐、宋、元、明、清的文獻出現「中國人」的稱呼,多到不勝枚舉,也跟「中華民國」毫無關係。康熙皇帝更是經典,在與俄羅斯簽訂《尼布楚條約》時,用拉丁文自稱「中國皇帝」Sinarum Imperatoris,不是「大清皇帝」,用滿文簽約不稱「大清子民」,而直接稱呼為「中國人」Dulimbai Gurun i niyalma。

蔡正元說,總而言之,不管經過多少朝代,「中國」做為國家之名始終存在,「中國人」之名也早已存在,跟1911年武昌起義無關,跟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無關。所以「中國即祖國」的歷史,在《史記》時代即已出現,不是什麼晚近的新觀念。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