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打造宜居環境  年底誕生首間五星級農村醫療診所

推動池上好診所的關鍵人物池上鄉文化藝術基金會理事長梁正賢(右起)提供閒置空間、都蘭診所負責人余尚儒醫師帶入醫療技術與團隊。圖/田瑜萍攝
推動池上好診所的關鍵人物池上鄉文化藝術基金會理事長梁正賢(右起)提供閒置空間、都蘭診所負責人余尚儒醫師帶入醫療技術與團隊。圖/田瑜萍攝

池上鄉從傳統農村積極轉型,除了推動有機米認證與冠軍米常勝軍,讓農民認可自己工作是值得尊敬,也積極吸引藝術家在此駐村。池上穀倉藝術館與每年吸引國內外民眾搶票的秋收稻穗藝術節,讓更多年輕人願意返鄉將創作與生活結合。而全國第一間農村醫療據點「池上好診所」也預計將於年底開張,為當地農民提供更貼近需求的醫療服務,成為推動全國農村醫療的起點。

林懷民、蔣勳愛吃的池上樂華小館,第二代方振宇原在台北做餐飲,疫情期間帶著越籍太太杜如月回到池上定居。杜如月在越南大學念服裝設計,在越南被歸類於美術系的紡織藝術類,論文也是關於蕾絲研究,布類藝術是其專長。來台灣念研究所畢業後,留在台灣從事設計工作,最後隨著丈夫方振宇定居池上。

來到池上,杜如月有分親切感,她出生的越南大叻也是農村,因此來到池上第一個作品主題,就是農村常見的芥菜。她除了以立體刺繡勾織做出各種作品,也進行跨域合作,與花蓮陶錫工藝創作出結合勾織與陶錫藝的可愛小物,也與越南藝術家胡燈禮異地合作,繪製出一幅幅以池上為主題的版畫,並受邀至東眼山森林遊樂區展出作品。

杜如月作品。圖/杜如月提供

杜如月作品。圖/杜如月提供

杜如月表示,刺繡勾織是家族傳統,每到晚上外婆、媽媽都在勾織衣服,而今年初,她與先生籌備的「里山藝術空間」開張,除了販售自己設計的服裝、媽媽跟外婆的勾織帽子與背心,也作為展覽空間。

杜如月說,台灣許多藝術展覽不收門票,對當時還是學生的她來說,減輕許多親近藝術的負擔,現在她的空間也希望成為大家容易親近的場所,平時會在此開設編織課程,以手做來鼓勵大家與自己相處。

杜如月從越南來到台灣,現在池上定居並從事藝術創作。圖/杜如月提供

杜如月從越南來到台灣,現在池上定居並從事藝術創作。圖/杜如月提供

杜如月立體刺繡作品,以及結合陶藝勾織的雕塑。圖/田瑜萍攝

杜如月立體刺繡作品,以及結合陶藝勾織的雕塑。圖/田瑜萍攝

藝術風氣在池上已然成型,池上鄉文化藝術基金會理事長梁正賢是幕後關鍵人物。梁正賢是米廠之子,為推動有機稻米前往日本MOA學習自然農法時獲得啟發,以藝術生活、 淨化療法與自然農耕來進行農村改造。他與台灣好基金會合作,讓文化藝術成為池上生活一部分,除了池上車站特色的書法展覽,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與池上穀倉藝術館也已經打響名號,接下來他的第三大目標醫療,也逐漸看到了曙光。

池上沒有醫院也沒有復健診所,如果要洗腎看病,最近的地點是關山慈濟醫院,對病人來說舟車勞頓。透過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牽線,梁正賢與台東都蘭診所負責人余尚儒搭上線。余尚儒為推動在宅醫療,2017年到台東都蘭定居,與團隊積極推動巡迴行動醫療,他表示農村醫療最需要克服的問題,就是如何說服長輩願意出門看病,因為看病復健車程往返加上等待時間,往往需要耗費一整天,對心繫工作的老農來說CP值很低,「加上台灣農民都很能吃苦、忍痛,往往容易延誤病情,或是亂吃成藥釀成洗腎。」

余尚儒在都蘭醫療的突破點,就是將醫院帶到病人家中。余尚儒表示,一般農村常見疾病都與勞動引發的肩膀、骨骼酸痛有關,以及慢性病控制不好等兩大問題。今年初他們團隊在池上進行全國首次農民健康檢查,除了抽血,也幫農民做超音波檢查關節與骨質疏鬆症等,發現農民確實有高比例需要進行復健。

當池上好診所開張後,池上的老農可以就近復健,不需跑到台東市或關山,提高就醫意願,同時降低關節用藥的價格,讓農民減輕負擔也願意使用。另外行動醫療也能觸及到無法出門的長輩家中,帶著儀器與針劑到府看診,也能順便觀察長輩的用藥情況與生活環境。

池上在金黃稻浪中看表演的池上秋收藝術節已經成為每年盛典,圖為今年在雨中表演的長濱國中「海子樂團」。圖/台灣好基金會提供

池上在金黃稻浪中看表演的池上秋收藝術節已經成為每年盛典,圖為今年在雨中表演的長濱國中「海子樂團」。圖/台灣好基金會提供

余尚儒強調,很多人談地方創生,但真的要讓人能留下來,醫療才是穩定發展的關鍵,他期待池上好診所能作為台灣推動農村醫療發展的起點。池上好診所將添購大醫院級的復健儀器,也將召募復健醫學的醫師輪流進駐,並提供行動醫療、在宅醫療服務,一些專科醫療也可用遠距方式尋求北部醫院的協助,提高醫療品質。目前已經有台大醫院的醫師報名,笑說城市的醫師也需要喘息服務,來池上看診還能夠當成度假,相信當醫療環境成熟的最後一里路完成,池上更能從農村變成一個適合退休養老的宜(移)居環境。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