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菸不酒仍罹肺腺癌?中研院揭女性特殊基因誘發

中研院發現女性特殊基因誘發肺腺癌。圖為健保署長石崇良(左二)11日出席記者會表示,肺腺癌第3代標靶健保擴大給付。圖/中央社
中研院發現女性特殊基因誘發肺腺癌。圖為健保署長石崇良(左二)11日出席記者會表示,肺腺癌第3代標靶健保擴大給付。圖/中央社

為了抗擊肺癌,中研院、台大及長庚醫療團隊參與美國癌症登月計畫,近期在研究中取得了重要進展。中研院的研究發現,亞洲女性體記憶體在特定的基因突變特徵,使她們易於罹患肺腺癌。令人震驚的是,許多女性即使不吸菸,甚至很少下廚,也可能面臨肺腺癌風險。

肺癌在台灣已成為國病,每年有近萬人死於此病,而其中大約三分之二的患者並不吸菸,卻仍不幸罹癌。62歲的肺腺癌患者素春姐,就是這一現象的典型例子。她不菸不酒,也不常下廚。20年前曾罹患乳癌的她,堅持健康生活,卻在去年底的例行檢查中被診斷出肺部腫瘤,幸運的是及時手術切除病灶,但她無法理解自己為什麼會得肺腺癌。

針對癌症與基因的關聯,專家們指出,家族中有癌症病史可能會增加後代的風險。實際上,根據2021和2022年資料,台灣的肺癌健保支出已超過220億,並在五年內翻了一番,卻因花費增加而死亡率持續攀升。為了更深入瞭解這些現象,中研院及夥伴們投入了癌症登月計畫,並在研究中發現了驚人的結果。

中研院化學所所長陳玉如表示,研究發現台灣人中有五種常見的基因突變,其中以APOBEC基因突變特徵最為突出,這種基因會導致遺傳突變,並特別在女性中顯示更高的發生率。研究顯示,其中七成的突變發生在年輕且不吸菸的女性身上,顯示出不容忽視的風險。

楊泮池教授指出,不吸菸的亞洲女性,其罹癌風險與亞洲吸菸男性相當,這是全球獨特的現象。可能因為亞洲女性在基因上存在某些缺陷,使她們在面對外部致癌因素時,無法有效防範。肺癌的外部風險因素包括二手煙及PM2.5等空氣汙染,加上食品中的防腐劑和新增物,這些因素均可能啟用本身的癌症基因。

除了基因突變,家族病史亦是危險指標。楊泮池分析指出,如果直系血親中有人患肺癌,則在10年內罹癌風險可達4.5%;若有多位血親,這一風險更會升高至7.7%。

台大教授俞松良提到,癌症之間存在共生性,譬如罹患卵巢癌的患者,更易罹患乳癌或肺癌,可能與賀爾蒙有關。

由於肺癌常於晚期被診斷,致死率高,因此專家呼籲,家族基因高危險群可考慮定期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或透過基因檢測及早發現癌症,以便及時治療。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