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專論】大陸青訪團折射出台灣當局的集體焦慮 

馬英九基金會邀請奧運桌球金牌得主馬龍以及中國學生團來台進行交流。圖/馬英九辦公室提供
馬英九基金會邀請奧運桌球金牌得主馬龍以及中國學生團來台進行交流。圖/馬英九辦公室提供

曲兆祥/中國文化大學國家發展及中國大陸研究所兼任教授

馬英九基金會最近邀訪一批中國大陸優秀青年組成訪問團來台交流,交流團是由今年的奧運桌球金牌得主馬龍為首,另外則是從各大學挑選出一些具代表性的青年來台交流,這是一件極其普通、健康的青年交流活動。這種交流在2008-2016期間,幾乎是經常舉辦的活動,本來沒啥特別之處,可是自從2016年民進黨連續執政之後,因為兩岸關係急轉直下,兩岸互動、交流也就嘎然而止,目前雖不至於完全斷絕,但確實不多見。因此這個青訪團從一開始就顯得被賦予過多的政治關注,以至於當學生們入台之後的一舉一動都被關注,甚至部分活動還引發一小部分人的「抗議」。

馬英九所邀大陸青訪團 民進黨質疑來統戰

被炒作最多的話題,首先就是「統戰」,也就是這個代表團具有中共的統戰性質。其實這是對統戰本質的認知差異問題,兩岸因為政治理念不同,因而對此一名詞的概念也就有所差異。統戰這個詞最早是在國民黨長期執政時期,基於反共的需要因此將之汙名化,導致現在大家對這個本質是中性的詞產生負面認知;其實本質上所有國家乃至於一些非政府組織(NGOs),都在做統戰這件工作。那麼到底甚麼是統戰?其實它就是交朋友,正所謂「得道多助」,也就是多交朋友,少樹立敵人,讓大家多溝通、多協商、多了解,減少摩擦、衝突。當然這對一些期待從對抗當中獲取利益的人或團體來說,他們當然不希望大家和平相處,這與很多人被教導的和平理念有非常大的落差,可事實上我們人類社會始終是如此,有一些人就是可以從對立、對抗當中獲取利益。隨便舉一個例子,對軍火商而言,和平是最可怕的一件事;反之,戰火連綿對它們而言反而是商機。同樣的道理,如果社會和諧,不存在對立,那請問政黨要怎麼活?

所以從本質上來說,「統一戰線」(統戰)其實它是中性的。當然中性的概念被非中性的團體或個人拿去運用為爭取個人利益的工具,這必然是會存在,但那是使用者的問題,不是概念的本身。中共是一個非常擅長運用統戰技巧的政黨,這是事實,這與該黨在發展過程中是從一個反對黨腳色開始出發非常有關係,因為他們需要團結一切可以爭取團結的對象,以對抗當時在全中國執政的國民黨。正因為這種在朝、在野的差異,所以共產黨一向善於搞統戰。同樣的,台灣當今的執政黨——民進黨,當年也是從反對黨的腳色出發,因此民進黨過去也非常善於搞統戰,團結絕大多數的社運團體成為該黨的協力組織。只不過現在的民進黨或許因為長期執政已經漸漸失去這種本能,不過民進黨對這種能夠團結很多政治資源的功能,是很清楚的,因此對統戰特別敏感。

民進黨害怕大陸的統戰 反映其內心焦慮不安

其實對抗對手的「統戰」,其最佳手段不是提醒大家其對手在大搞統戰,而是你本身的執政能力足以取得絕大多數人民的認可,這時即便對手有再強的統戰能力,也不足以撼動你的執政基礎。換句話說,只要你的政黨能夠取得人民信任,執政者本身也有很大的信心,那幹嘛怕對手的統戰?所以一直喊叫著對手在搞統戰、認知戰、心理戰,其實那是在告訴大家,我沒有自我的信心,因此只要對手一有統戰作為就立刻大聲呼叫。其實看在別人眼裡,這正是一種內心的焦慮和不安。

客觀的說,兩岸關係從1990年代開始交流,至今已有三十多年,這期間兩岸之間的互動、交流,時而密切、時而疏離,政治關係也是起起伏伏的,但大體上沒有終止。在雙方交流初期,台灣人去大陸,不論是探親、旅遊還是做生意、求學,或多或少都會有一種優越感,其原因是「台灣人有錢」。上世紀90年代,中國大陸才剛剛開始改革開放不久,經濟尚未起飛,而台灣已躋身亞洲四小龍之一,因此台灣人普遍較大陸人有錢,因而造成了一種優越感,自然也就沒感受到大陸的威脅。可是2000年之後,中國大陸的經濟力快速發展,而且因為他的體量很大,因此積累的經濟爆發力不可小覷。2010年之後去大陸的台灣人已漸漸感受到優勢不再,甚至於在大陸的一線城市已經趕超台灣,因此過去那種優越感漸失,再加上中國大陸因為經濟崛起,附帶的連軍事力量、國際話語權都全面壓過台灣,這給台灣人一種無形壓力。所謂:「你好大、我好怕」的心理不由自主的產生,最後造成信心全失。

民進黨政府失去自信心 有集體焦慮感

失去了自信心,自然產生的心理機制就是更加歧視、仇視對方,把對手妖魔化。經濟上既然無法超越對手,那就歧視對方的政治制度,台灣的民主政治總是優於對方的。但是最近幾年,號稱世界民主櫥窗的美國上演民主鬧劇,最新一集是即將卸任的拜登總統,居然甘冒大不韙地全面特赦自己兒子的刑事罪責,這種行徑要讓人尊敬,實在很難。當然,這或許不能完全歸責於民主制度本身,但是制度本來就是有優點也有缺失,能讓人民快樂生活就好,沒有甚麼本質的差異。

還有一種規避自我劣勢的方式就是躲避對手,不論是對手主動或非主動的攻勢作為,我們一律拒絕面對,扎扎實實地搞「視而不見」,不管你發展到甚麼程度,反正只要我不承認、不知道,也就天下無事。所以各種怪論都會出現在公共論壇裡,「阿喇啊吃不起茶葉蛋」這一類歧視性語言已經見怪不怪了。原因是甚麼?其實就是失去了自信心,產生集體性焦慮!這是不健全的社會心理現象,必須面對現實去調整它,否則社會集體失能是會發生的!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臉書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