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紹成/亞太綜合研究院院長
最近歐亞大陸兩端以及美國,都發生了相當的政治變化。在東北亞,日本與韓國都是少數政府,而韓國動亂的情況更加嚴重。在亞歐大陸的另一端,德國聯合政府垮台,目前是看守內閣,日前法國總理被國會不信任案所逼下台,馬克宏總統必須再度任命新總理。上述歐亞大陸兩端的新狀態,再加上川普2.0即將上場,這些態勢相互影響,儼然形成當前國際情勢發展的新趨勢。
先看西方國家,德國看守政府政正等待明(2025)年春的國會選舉,看起來在野黨的機會甚大,但還是要與其他政黨聯合執政。而法國國會左中右政黨權力三分,各不相讓,未來也只會有少數政府,局勢難於穩定。更值得注意的是,導致德法兩國政治動盪的原因,由於近年來俄烏戰爭的拖累與經濟疲軟,歐洲各國與美國都受到強力的民粹主義影響,法國的極右勢力高漲,德國也不惶多讓,此一民粹浪潮幾乎席捲整個歐洲,在在顯示了一股對於現狀高度不滿的情緒成形。
而這些民粹政黨的共同性,除了反對難民之外,就是立即結束俄烏戰爭,更要與中俄兩國恢復友好,其中崇拜強者也是重要原因,而這與目前歐洲國家大多數政府的政策完全背道而馳。但日前德國總理蕭茲與普丁總統通電話,此乃俄烏戰爭以來首度,受到歐洲盟國的質疑,是否成為歐盟國家援烏抗俄的破口,而德國外長貝爾柏克近日訪問中國,說是期盼中方不要援俄抗烏,但底氣不足,效果有限,可見德國政府態度的變化。
而候任的川普總統也有意盡速解決俄烏戰爭,不然就丟包給歐洲以便脫身。與歐洲民粹政黨不同的是,基於川普與普丁總統的交誼,必定有意對中國打俄國牌,以便爭取談判籌碼。開始時效果難料,但可以肯定的是,至少中俄之間的緊密關係勢必受到影響,打破當前拜登總統將中俄兩國送作堆的格局。
再看東亞,少數政府在日本政壇並不常見,通常運作困難,再加上執政聯盟的低支持率和內部分裂,比如自民黨內安倍派的壓力,也讓石破政府更加不穩定。當前的挑戰包括通過補充預算、應對經濟壓力、以及緩解與中國和朝鮮的緊張關係等。這還可能影響明年的參議院選舉,若少數政府無法有效治理,自民黨的影響力可能進一步被削弱。再加上面對川普2.0的關稅壓力,石破內閣已向中國示好,以期自求多福。
韓國總統尹錫悅日前宣布戒嚴,並下令軍隊包圍總統府,以便拘捕在野人士,形同自我政變清洗。與日本相同的是,尹錫悅政府也是少數政府,不少政策受到杯葛,再加上相關醜聞不斷,因而鋌而走險,結果適得其反,還可能身陷囹圄。
而目前韓國在野的共同民主黨聲勢看漲,該黨主席李在明曾言,台海問題「與韓國無關」,認為韓國應避免介入中國與台灣的衝突。他批評尹錫悅政府的外交政策過於傾向美國,導致韓中關係惡化,親中態度明顯。
綜上所述,西方國家受到民粹主義的極大衝擊,極端政黨的聲勢高漲,內部政治勢力對峙惡化,導致政府治理與民主制度受到嚴峻挑戰。再加上東亞重要民主國家也面臨政治動盪,其中還包括台灣。整體觀之,當前美歐亞三大洲國家的發展,看似與二戰前歐洲的情況有幾分神似,均期盼強人來拯救大眾,川普就是最佳的成功案例。
雖然在核武所形成的恐怖平衡之下,在可預見的未來不至於爆發三戰,但在川普2.0的引領下,各國在外交、科技、軍事、經貿甚至文化的博弈,必定日益加劇。因而中國的地位與立場日益受到重視,成為相關國家抱團取暖的支柱,對此,台灣準備好了嗎?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