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忠菲/上海台灣研究會研究員
賴清德「繁榮南島、智慧永續」的南太三國之旅,對美台關係而言,意味什麼,對民進黨當局而言,動機又是什麼?
遺憾的是,大多數媒體似乎對此「無意深挖」,基本按照往常模式,將關注點放在「過境」美國的方式上。有一種觀點,而且是來自藍營,他們認為,從時間、距離、規模三個方面看,美國的「批准」來得太晚,出訪地距離美國本土遙遠,出訪規模太小。「友邦」馬紹爾群島、吐瓦魯與帛琉,三國加起來人口僅十萬。帛琉為列,國土面積僅249平方公里,「不及台灣高雄一個區」。
這種視角揶揄,賴清德成為有史以來,上台執政後最遲出訪的「台灣總統」,「出訪」,被美國弄得「灰頭土臉,說明拜登政府,實際上是「給了中國大陸面子」。這一說法掩蓋了美國的真實用意,也掩蓋了了民進黨當局的動機。
本文從美國給「準星」,賴清德「對號入座」的角度切入,分析如下:
一、 為什麼說美國給「準星」
從美國對台政策角度看,與「出訪」相關聯的影響因數有:
一,今年是世界大選年。台灣的「大選」排在最前面,美國的大選排在最後,11月5日才「塵埃落定」。背景是美國全球戰略重點的調整,與美國政黨輪替的週期性規律,出現衝突。這是拜登政府的最大關注點。
二,出於地緣政治壓力,美國的一些戰略「底牌」,比如「中東牌」,需要進行「隱匿」。同時,俄烏戰事繼續,中美軍事博弈激烈,對華政策上,主張利用中美對話,進行戰略「對沖」的主張抬頭(拜登退選後蘇利文訪華,中國海軍司令員訪問夏威夷美國太平洋司令部等,都可從這個角度觀察)。美國對台政策呈現為「晦澀不明」。如美軍彈唱兩年之久的「海峽地獄烈焰」,出現「弦斷有誰聽」現象。
三,民主黨敗選後,拜登政府的對外政策,罕見地更加強硬,舉措更加果斷。這與民主黨對外交資源的充分利用,與拜登對自己「外交遺產」的考慮有關。但更加重要的是,拜登團隊顯示,為了「美國重新偉大」,美國對外政策需要更加強硬。如最近拜登本人及其團隊高調宣稱:「除了美國,誰還能領導這個世界」(12月10日,拜登在華盛頓布魯金斯學會的演講)。傳遞出強烈的對外干涉信號。
這種趨勢下,成為美國設置「準星」,放民進黨當局「出海鬧事」的「重要舉措」。核心之一就是在亞太地區安全格局中,台灣扮演美國指定的軍事挑釁性角色(如賴清德在途中與美國前任和現任議長「視頻通話」),美國則加大對台灣推行「民主價值觀外交」的「扶持」。既可利用「維護台灣民主、人權」為旗號,掩飾美國對中國內政的干涉,又可造成打擊中國影響力的「效果」。挑釁的範圍,則從西太平洋向南太平洋延伸(處在美第二島鏈上的關島,三分之一的土地都是美軍基地)。
二、賴清德的「對號入座」
賴清德遲遲沒有從美國拿到「出訪」支票,理由除了前面所提美國的戰略處境之外,還有一個因素,就是對台灣當局如何控制的考慮。美國需要敲打賴清德,要其對美「柔順」,對賴清德競選期間宣稱的,「以事實台獨身分入主白宮」,還「記憶猶新」。
賴清德這方面,「安然就位」後,其強硬台獨信號不斷。6月,在接受美國《時代週刊》採訪時,進一步展示「事實台獨立場」。島內甚至出現一種看法,認為賴清德「不會做陳水扁第二,也不會做蔡英文第二」。「賴清德,個性強硬,志可奪人」。他「要走自己的路」,「不怕撞南牆」。因此,美方的「疑賴論」,也始終「揮之不去」。
這次「出訪南太」,賴清德釋放「對號入座」的信號,非常明晰。
其一,美國安排賴清德在夏威夷「東西方文化中心」發表演講,標題就很「柔性」,為「共榮的未來:台島作為印太區域和平與繁榮夥伴」。賴清德宣稱他的三個「使命」,第一、維持台島生存發展;第二,強化台島防務力量;第三,照顧2300萬人民的生活。第二點「強化台灣的防務力量」,著力最多。強調不論是通過「防務自主」,還是通過對外軍事採購,都非常重要。這是賴清德對服務美國軍事戰略需要,加大對美軍火採購,扮演地區挑釁角色的「對號入座」(據稱,行前已對美簽付150億美元的軍火採購支票)。
其二,賴清德演講強調:台灣最大的挑戰,是「中國大陸威脅」。此話最早版本來自2016年,蔡英文被確定為民進黨「總統大選候選人」後,前往候選人登記處時公開提出。蔡英文當時宣稱:「成為未來台灣領導人的條件」,首先就是「應對來自大陸的威脅」。所以賴清德的講話,不是「空穴來風」,而是顯示,他將向蔡英文的大陸政策靠攏,做「蔡英文式的領導人」,讓台灣民眾「可以安心」。
其三,賴清德步「蔡英文路線」的後塵,暗藏另一個危險。時間回到2017年10月,蔡英文執政後出訪南太平洋「友邦」,定名為「尋親之旅」。這次賴清德到南太三國,除「探視友邦」之外,其在帛琉的講話,重要內容之一,是「有一家人」的感覺。須知,帛琉戰前是日本在南洋的殖民地。戰後,帛琉接受美國援助,並將國防權完全讓渡給美國。而戰後第一任帛琉總統,就是日本後裔(目前帛琉與台灣簽有海事協議)。
三、結語
「南太之行」顯示民進黨當局在軍事、「外交」、兩岸方面的政策走向。軍事上,扮演地區挑釁角色,換取美國對「事實台獨」執政的繼續支持。「外交」上,以「拜訪邦交國」,展現「台灣民主價值觀」為手段,詆毀中國大陸,削弱中國的地區影響力。為美國對中國內政的干涉,準備「隨時提供方便」。
兩岸方面,強化有濃厚意識形態色彩的「四個堅持」,走蔡英文的兩岸路線。發出「有可能挑起族群問題」的政治信號。不排除在台灣前途上「搞事」,進一步衝擊兩岸關係。
民進黨以「大陸威脅」為執政基礎。自相矛盾的是,賴清德「南太之行」時,台灣防務部門警告大陸「不得過分反應」。同時又強調,台灣當局在應對大陸問題時,「大體上是有秩序、穩定的」。
這正是美國給「準星」,賴清德「對號入座」的寫照。
(國戰會專稿,授權梅花媒體集團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