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近日完成對國防部2025年度潛艦國造後續艦預算的初審,針對海鯤艦後續艦計畫,編列19億9600萬5000元的年度預算,以6票贊成、5票反對的表決結果初審通過。然而,此預算動支須以海鯤艦原型艦完成海上動態測試為前提,後續仍需送黨團協商。
台灣潛艦國造計畫自2016年啟動,海鯤艦於2023年正式下水,標誌著台灣國防自主的重大突破。時任總統蔡英文指出,海鯤艦的服役將顯著提升台灣水下作戰能力,而後續艦的建造則是延續此成果的關鍵。海鯤艦作為台灣首艘國造潛艦,自2023年9月下水以來,海鯤艦進入泊港測試階段,預計於2025年4月至9月完成海上動態測試(SAT)。若測試順利,將交付海軍進行戰鬥系統測評,並進一步投入作戰準備。
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召委王定宇表示,鑒於原型艦尚未完成海測,考量國軍海防需求及不對稱作戰能力提升,決定以主決議通過潛艦後續艦預算,但要求國防部需嚴格依驗測期程,在海測通過後再動用預算。此決議被視為在支持國防自主與財務謹慎間取得平衡。
國民黨立委馬文君、黃仁等人曾提案全數刪除或大幅刪減此項預算,認為現階段投入資金風險過高,而民眾黨立委林憶君則主張凍結50%預算,待更明確的測試結果出爐再進行討論。儘管朝野經過多次討論仍未能達成共識,最終委員會採取表決,召委王定宇的贊成票成為關鍵。
然而,測試過程中的風險也引發關注。國民黨立委陳永康指出,中共軍艦曾進入測試範圍,顯示海測期間安全挑戰顯著。此外,他質疑台船公司在保險及安全管控方面的準備不足,並呼籲國防部加強安全措施。
國防部長顧立雄強調,後續艦預算的通過對潛艦國造計畫至關重要,否則可能影響台船及其次承包商的生產進度及信心。他指出,即使在海測完成前,台船仍需維持人員與物資的準備,以確保後續建造工作的銜接。此外,國軍潛艦建造計畫已規劃「2+3+2」模式分階段建造7艘後續艦,此次編列的預算為達成該計畫的首要步驟。
顧立雄進一步解釋,若能獲得預算支持,台船可先行使用自有資金啟動部分建造作業,並與次承包商確立合作協議,顯示政府對潛艦國造計畫的決心。此外,預算的逐年編列方式,將使立法院能持續監督計畫執行,確保資源用於符合台海防衛需求的裝備建造。
造船公會表示,潛艦國造後續艦計畫的順利推進對於購置核心裝備至關重要,若延後或取消,可能導致未來採購成本上升,並影響國內外技術及人力資源的穩定。尤其是部分關鍵裝備需經多年的生產及測試,若計畫受阻,恐對整體國防能力造成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