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城鎮韌性演習 民防進化論?

蔡炫/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副研究員

總統賴清德宣布今年推行「2025城鎮韌性演習」,試圖整合過去的「萬安」與「民安」演習,表示要與國際上的演習代號接軌,要讓世界了解台灣的努力。但是所謂「城鎮韌性演習」,是否能夠達到一體適用的具體效果,從天災威脅到威權擴張,甚至還能強化韌性,難道是繼40萬民力後的民防進化論?

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甫才進行首次「桌上推演」,認定「城鎮韌性演習」可以因應國內外情勢的瞬息萬變,還能抵禦全球威權國家持續合流,進而促成維繫第一島鏈的和平穩定。「城鎮韌性演習」如何轉型為更全面的韌性體系尚未驗證,這項政策目標恐將面臨實務挑戰與結構矛盾,尤其在不依賴國軍的執行能力、中央地方協調機制整合落差,以及政治宣傳下缺乏明確目標,如何能讓民防真正發揮效益?

賴清德強調此次演習將「完全不依賴國軍支援」,試圖凸顯民防與災防體系的自主能力,綜觀台灣的民防與災防系統目前尚未成熟,尤其在基層執行能力與整體戰術上,仍然存有配套措施的根本問題。例如,基層民防單位多數缺乏足夠的人力、裝備與訓練,僅能應付一般性任務,難以處理複雜的高度危機。同時,各地在人力資源的管理常因分配限制而呈現不均,地方政府在災害發生時如何及時調度,缺少國軍恐怕擴大危機應對難度。

「城鎮韌性演習」將戰略物資盤整作為演習重點,但在回顧台灣危機處理的調度問題屢見不鮮,例如COVID-19疫情期間,口罩分配與疫苗配送的延誤與錯誤數據暴露了物資管理的體系漏洞,一旦演習中的戰略物資盤整流於形式,未能真實反映實際需求與資源現況,不僅無法建立有效的調度量能,反而可能惡化情勢,進而削弱「城鎮韌性演習」的具體成效。

「城鎮韌性演習」強調中央與地方的「協調機制」,但過去經驗顯示雙方在資訊傳遞與資源調度上存在明顯的不對稱,例如去年康納颱風救災進度,出現中央帶頭批評地方政府的分化言論,卻未提供資源予以協助。這種結構性矛盾若未解決,恐在「城鎮韌性演習」中被放大。民防角色陷入政治正確,一旦資源分配與應變決策陷入混亂,尤其在高壓情境下,中央地方如何展現整體韌性。

現代威脅已不僅侷限於傳統軍事攻擊,資訊戰與心理戰逐漸成為重要手段,中央與地方如何共同因應假消息的傳播,一旦造成民眾恐慌與社會分裂,恐讓敵對行動的首波目標得逞。然而,在現有的常態演習規劃中,如何模擬這些情境並驗證社會的應對能力尚不明確,若演習無法涵蓋也將失去提升台灣防衛韌性的真正意義。

「城鎮韌性演習」已經淪為結合國防、民生、災防與民主的「民防2.0」,從「民防人數」進階到「民防目標」,卻無明確的行動指南,例如演習中如何平衡軍事威脅與自然災害的應對,能夠同時提升民生與國防能力,恐將導致演習流於形式,背離實質韌性的提升手段,甚至淪為政治宣傳的工具。

「城鎮韌性演習」提及「高強度灰色地帶行動」與「瀕臨衝突狀態」,這類情境是否與現行編組訓練一致?例如面對網路攻擊、經濟封鎖與認知作戰等非傳統戰爭手段,演習是否具體模擬並提出有效對策?似乎並未回應台灣當前面臨的多重威脅。以現行內政部公告民防團隊編組訓練演習服勤及支援軍事勤務辦法,總則並未提及如何提升民防韌性,可見演習內容過於抽象,情境設定卻少明確目標,在演習操作性上容易掛一漏萬。

「2025城鎮韌性演習」是否能為台灣建立更為全面的防衛體系充滿變數,但從目前的政策設計與實務經驗來看,具體執行仍然面臨嚴峻挑戰,包含不依賴國軍的整體戰略、中央地方的協調落差、政治宣傳的意識形態,缺乏更為具體的策略整併與行動落實,如何真正強化台灣的防衛能力與社會韌性,恐讓「城鎮韌性演習」成為賴政府吹哨壯膽的民防進化論。

(國戰會專稿授權梅花媒體集團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臉書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