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專論】雙語政策喊卡 賴清德的前瞻教育一場空

109年時任副總統的賴清德(前排右2)出席「2030雙語國家政策第一次諮詢會議」。圖/取自總統府官網
109年時任副總統的賴清德(前排右2)出席「2030雙語國家政策第一次諮詢會議」。圖/取自總統府官網

徐君寶/翻轉教育與行動學習學會特約研究員

 為了強化國人的國際競爭力,2018年,行政院在賴清德擔任行政院長時,核定了雙語教育政策,並喊出「2030雙語國家」的願景,盼2030年能達成「高中以下英文課」以全英語授課、1/3學校部分領域也以英語教學。但這項政策一出爐後,便遭到各界質疑,認為這樣的政策目標不僅在「達標」上有困難,甚至在「雙語教育該如何推行」各界都還沒有達到共識的情況下,便倉促推動而顯得草率,令人質疑究竟這項政策的制定背後的目的為何?

 賴清德在台南推雙語政策就被質疑

 賴清德雙語政策推動的源頭,要回溯到10年前,他在台南當市長時,任內提出「英語為第二官方語言計畫」,並把目標訂為「台南在2024年成為雙語城市」。但在台南市推動雙語政策,尚未進行成果評估之際,賴又在2018年,一樣未經過「學界討論」與「民主程序」下,就貿然推行全國的雙語政策。也難怪有學者批評,「雙語政策只是英語不肖業者的炒作」、「雙語政策就單純只是賴想要的政策而已」。

自2020年雙語政策正式啟動至今,許多執行面的困境也一一浮現。例如,六都與非六都的教學資源不平均,導致政策在六都學校推動會相對「容易」;至於在非六都區域,便有「很大的挑戰」。教學資源的不足,也發生在學生的家庭上。家庭經濟狀況比較好的學生,學生接觸英語、外師及其他的英語資源的機會相對較多;相反的,家庭經濟背景較差的學生,因為接觸英語的機會較少,英語程度就會與這些學生有落差,而這種落差,也直接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成效,尤其當學生必須用「第二外語」(second language,也就是英語)學習其他非語言科目,如美術、體育、音樂、自然、社會時,更會使得學生只是教室的「拜訪者」(visitor),進教室看看、聽聽,而不是教室的「參與者」(participant),參與者是進教室努力學習的。

 政府推動雙方教學整個歪樓怪象橫生

 當然,在「2030雙語國家」政策的強力推動下,更使得有些縣市的學校,在找尋能夠用雙語教學的師資時,整個「歪樓」。例如:有報導指出,2022年時,花蓮縣在甄選年度國中、國小及幼兒園教師甄試簡章中明定,教甄國文老師「不考國文考英文」、「口試全英文」,而這樣的事情也在社會上引發極大的爭議。固然花蓮縣的作做法是想找到「全能的教師」,但雙語政策背後最大的核心,也是學界一直在討論而無結果的重點便是:雙語教育到底是「用學科學英文」,還是「用英文學學科?」

 2024年賴清德上任總統後,便開始「聽取意見」,並表示「2030雙語政策」將會有所調整。果然,賴在聽取各界意見後,於去(2024)年11月責成教育部要進行政策的調整。教育部也表示,未來雙語政策將往「務實」方向走,包括:(1)聚焦以全英語教授英文課的目標,不再追求以英語教授其他科目;(2)中央將與地方合作,以區域為單位,希望打造各校「英語村」,幫助學生用情境學習英語,讓台灣學生敢開口說英語;(3)大學端繼續推動全英語學程,希望各校在2030年都能達成。其實頗諷刺的是,賴總統在上任總統後居然可以「聽取各界意見」推動雙語,但當初他在擔任行政院長時,為什麼就無法,也沒有聽取各界意見?而要在花費公帑100億後,發現沒有什麼政策效果,才被迫調整?

 可考慮國台語而非國英語的雙語教學

 其實,學界早已歸納出影響國家英語程度的因素,這其中包括:該國家是否有使用英語的社會文化環境?是否已經將「英語」列為官方語言?該國家的母語和英語是否屬同源語?最後,是該國是否曾有過被英美等英語系國家殖民的歷史?台灣自始自終都沒有被英美語系國家殖民的歷史,也尚未將英語列為官方語言,此外中文與英文並非屬於同源語,在這些因素都不曾存在過的情況下,強推台灣成為「國英語並行的雙語國家」,各界認為只是為政策而推的政策大餅,應該也是騙選票的手段。

筆者的看法是,如果民進黨真的想要推動雙語國家,還不如推動「台語」、「國語」的雙語政策。畢竟,統計台語在我國的使用率有到31.7%,這樣至少在「語言使用的環境因素」上,是比較可以有立即效果的。當然,任何政策推動前,還是要多公開討論、多「聽取各方意見」,新加坡曾經強推雙語中的中語學習,但效果不好,便在1978年放棄了平衡的雙語教育政策,他山之石,我國在硬推含英語的雙語政策,慎之!慎之!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臉書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