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基會董事長吳豊山近期找政學界友人聚餐表示,他的確是賴清德總統徵詢擔任海基會董座的第一人,賴去年1月當選後,3月就徵詢他出任海基會董座意願。他說,賴清德當時賦予他的任務就是「能為兩岸做點事」;但去年520總統就職演說後,賴清德被定調「台獨」,找誰當董座其實都難施展了。
今年6月7日海基會召開董監事會,推舉鄭文燦接董座,副董事長由許勝雄及兼秘書長的羅文嘉出任。吳豊山友人轉述,賴清德3月徵詢吳豊山意見後,4月25日宣布鄭文燦接任海基會董座,是受到蔡英文的影響。一方面,鄭文燦雖與賴同為新系,但小英執政時期鄭文燦早倒向英系,2023年初蘇貞昌閣揆由陳建仁接任後,小英安排鄭文燦在輔選2022「九合一」桃園選戰失利後出任副閣揆,就是培養他與賴清德成為「後蔡時代」的競爭對手。
只可惜桃園市長輔選大敗,雖高升副閣揆,也折損鄭文燦在黨內不少威望。2024總統大選賴清德勝出,黨內早有「瑜亮情結」的賴鄭,就更難有合作空間了。
吳豊山友人說,在鄭文燦「出事」後,賴清德總算名正言順讓他「最屬意的人選」走馬上任,賴對吳豊山的期望就一句話「為兩岸做點事」,具體說就是「恢復兩岸對話」。
吳豊山,大陸能接受嗎?大陸學者、上海台研會長嚴安林及交大台研中心主任盛九元日前訪台,曾與其接觸的台灣學者透露,大陸學者認為大陸對吳豊山不會有太大意見,畢竟他是「無黨籍」人士,且某些立論還算客觀,對兩岸關係有一定了解。但重點是,不管誰主掌海基會,如果不承認「九二共識」、又找不到兩岸可接受的替代方案,兩會(海基會、海協會)要「解鎖」幾乎不可能。學者說,「被稱老男藍的李大維掌海基會,不也沒用嗎?」
吳豊山自去年10月接掌海基會後,已對兩岸提出一些觀點,如去年底與媒體餐敘說,他承擔的使命就是設法恢復兩岸對話,他上任迄今已作一些努力,不過還未看到成績,但他深信,交流、對話、和平發展,才能增進兩岸人民福祉,會與海基會同仁繼續努力。
不過做為兩岸窗口,吳豊山也希望內部同仁講話盡量展現和平與善意。吳的學界友人透露,去年12月17日雙城論壇舉辦前,海基會秘書長羅文嘉12月13日開記者會炮口指向蔣萬安說,有3名台籍一貫道道親10月上旬赴廣東中山進行宗教活動遭捕,音訊全無、下落不明,「我要提醒台北市長蔣萬安,應多關注這類事情,這比雙城論壇還重要」。羅文嘉談話後被北市副市長林奕華酸,「海基會管道沒了?」對此,吳豊山私下不太高興,對友人抱怨「羅文嘉這個話不適當」,他說,你(羅文嘉)有意見私下對蔣萬安說就好,沒必要拿到檯面上說。
這也讓學界擔憂,賴政府的海陸兩會似乎充斥不同調。比如去年520後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在廣播節目稱「兩岸實質就是兩個國家」,讓外界以為520後兩岸關係生變,但接掌陸委會不久的邱垂正為此出面澄清:「政府立場一貫,兩岸關係就是兩岸關係。」羅文嘉不僅公開要台北市做海基會工作引爭議,去年10月前往馬祖提「二六共識」,恐也未獲海基會、甚至陸委會授權。
嚴安林、盛九元本月5至10日訪台,據悉訪團成員原有8位,早在去年9月就提出申請,但層層審核後延至今年1月才成行,成員僅剩2人。陸委會副主委兼發言人梁文傑日前被問及大陸學者訪台說,「交流互動是好事情」。至於來台接觸綠營智庫,知情人士透露,大陸官方底線是「不主動接觸」。因此,亞太和平研究基會執行長董立文主動致電宴請聊聊,嚴安林等便允諾,畢竟過去是舊識。
至於本月6日與國策研究院閉門座談,除國策院副院長郭育仁、執行長王宏仁出席外,學界出席的有淡大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中研院歐美所研究員林正義及警大公共安全學系副教授游智偉等人,但大陸學者認為台媒解讀不正確,國策院雖由曾任扁時期外長的田弘茂主持,但是張榮發旗下民間智庫,不必歸類到綠營智庫。
此外,大陸對蔡、賴「寬嚴」不同調,讓台灣學界很納悶。蔡英文2016年起執政8年,但大陸對台任何批評,從未點名「蔡英文」;去年520後,國台辦則幾乎大小事都點名「賴清德」或「賴清德當局」,相較蔡英文更不留餘地,這對未來尋求兩岸轉圜更增難度。
對此,大陸學者認為,蔡賴執政仍有很大不同。蔡英文提出的「四個堅持」是,「永遠堅持自由民主的憲政體制;堅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堅持主權不容侵犯併吞;堅持中華民國台灣的前途,必須遵循全體台灣人民的意志。」大陸學者指出,四個堅持中,「主權」與「兩國論」分開敘述,小英單獨提「堅持主權不容侵犯併吞」,但賴清德不是這樣。
大陸學者表示,賴在520的就職演說,脈絡上明顯是「兩國論」及「台獨」的落實,他在520中提到,「我們都知道,有主權才有國家!根據中華民國憲法,中華民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有中華民國國籍者,為中華民國國民;由此可見,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對此,大陸學者認為,賴清德強調的是「兩岸主權互不隸屬」,與小英「兩岸(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層次自然不同,嚴重性也有區別。
「海峽兩岸互不隸屬」即使馬英九執政時也提到,是根據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對台海現狀與海峽兩岸關係的一個官方陳述,這說法也長期被陸委會使用,只不過在蔡英文政府任內首次成為獨立的政策方針,並被繼任賴政府大幅沿用,但談話前後脈絡是否指涉「主權」應是北京最看重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