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城
波蘭議會選舉於10月15日舉行,選出眾議院全部460名和參議院全部100名議員。執政黨──法律與正義黨(PiS)慘敗,在眾議院僅獲得35%的選票,而反對陣營則獲得53.5%的選票。由前總理兼歐洲理事會主席唐納德•圖斯克領導的公民聯盟、第三條道路和左翼已承諾組建聯合政府,由於波蘭採議會內閣制,由眾議院多數黨組成政府,所以如無意外,波蘭確定變天,結束PiS八年的執政。
由於PiS長期執政,多項施政違背民主原則並失去年輕人和婦女的支持。國際民調機構Ipsos發現,波蘭18-29歲選民的比例高於60歲以上選民。波蘭憲法法院於2020年10月做出幾乎全面禁止墮胎的規定,激怒了大部分的婦女,刺激她們出來投票。原本2019年的大選PiS就沒有過半,這次選民下架PiS的決心更強烈。因此這次選舉的投票率高達74.4%,這是自1989年共產政權垮台以來的最高投票紀錄。這次選舉終結波蘭的選舉威權,意義重大。
PiS自2015年執政就將司法武器化,削弱司法獨立;收編或騷擾公民團體,打壓在野勢力;接收公共媒體並剷除獨立媒體;以維護傳統價值之名而限制婦女墮胎權,歧視性少數團體。今年5月波蘭通過一項法案,將成立專責委員會調查波蘭政治人物與俄羅斯的關係,最高可以禁止10年內從事公職。這個法案明顯在打壓在野政治人物,在波蘭以及歐盟其他國家都引起軒然大波。
學者認為波蘭和匈牙利都出現東歐民主轉型的逆流,認為這類型國家雖有民主選舉,但執政黨利用司法與公權力壓制在野勢力與公民權利,故學者稱之為「不自由民主」或「選舉威權體制」。波蘭自從2015年PiS上台後出現嚴重的民主倒退。2020年自由之家的民主指數中就不再把波蘭歸為完全民主國家,而是降級成為「半鞏固民主」(semi-consolidated democracy)。
台灣雖然在國際民主排名上沒有明顯的倒退,但是民進黨蔡英文政府過去幾年對司法單位與獨立機關的介入、對在野黨的追殺以及關閉媒體等等作為,也都出現民主倒退的問題。《亞洲週刊》於2021年一期封面以蔡英文總統身穿龍袍的合成照片,製作專題報導《台灣民選獨裁幕後 綠營新威權主義現象》。而前總統馬英九也投書媒體指出,台灣已經淪為「不自由的民主」(illiberal democracy)。
蔡英文總統2016年就任後許多違反「法治國」原則的作為,例如不當黨產委員會與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賦予行政機關過多權力,侵害人民權益,淪為執政當局整肅異己的「東廠」。又如介入台大校長選舉妨害大學自治,約談批評政府的大學教授、關閉中天新聞電視台等限縮言論自由。
如今波蘭變天可以給同樣出現民主倒退的台灣什麼樣的啟發?
大致可以歸納以下三點:
第一,在野勢力的合作。波蘭上次大選PiS就未取得過半席次,但是因為在野勢力未能組合聯合政府,給了PiS少數執政的機會。眼見PiS的步步進逼,嚴重限縮在野的生存空間,這次PiS仍是國會最大黨,但是在野勢力願意攜手合作,才有了變天的機會。我國總統選制沒有絕對多數的規定,缺乏合作的機制,若在野黨分裂,民進黨仍有機會以未過半數支持的選票繼續執政。這也是民眾殷殷期盼「藍白合」的原因。
第二,獨立媒體的重要性。經過接管後,波蘭由國家控制的電視頻道收視佔全國新聞觀眾的40%左右。但是由美國Discovery公司投資的大型有線新聞頻道TVN24以及一個私營的中型頻道仍然提供了多元的報導。同時,在波蘭網路和印刷媒體仍然提供低廉便利且多樣的資訊管道。台灣雖然有言論自由,特別是網路管制相對寬鬆,但是政府除了關閉有線電視,也利用數位發展部與網軍對於網路言論產生影響。
第三,憲政設計與選舉制度影響。波蘭是採用議會內閣制且基於比例代表制的選舉制度的國家,相比於「簡單多數」的贏家通吃制度(如匈牙利和土耳其)更難讓獨裁政黨長期佔據主導地位。只要在野政黨合作就容易推翻少數執政。目前我國修憲門檻極高,但是完善民主憲政仍是一個必須追求的目標。
台灣民眾對民進黨權力的腐化以及兩岸關係的惡化極為不滿,有六成的民意希望政黨輪替,七成的民意希望兩岸和平交流。波蘭變天,有機會阻止民主倒退。台灣民主轉型多年,也經過多次政黨輪替,再度鞏固民主大有機會,但仍要在野勢力通力合作與民眾堅信民主原則才會有補偏救弊重返民主正道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