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佩怡/國立金門大學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主任
2025年1月20日川普剛上任,並在就任當日便簽署一百多項行政命令,開始展現「 美國至上」的川普主義,此時正逢中國乙巳金蛇年的年假期間,「DeepSeek」一家位於中國大陸杭州的科技企業「幻方量化」旗下的人工智慧與大型語言模型公司,其DeepSeek-R1模型聊天機器人程式,超越Chat GPT成為美國iOS應用商店免費應用程式榜首,並導致輝達(Nvidia)股價大跌16.97%,掀起中美競爭的另一波高潮。
即使輝達股價隔天立刻反彈上漲8.93%,並有許多對於DeepSeek的批評,譬如引發資安風險、疑似盜用美國AI模型,美國商務部長提名人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便抨擊DeepSeek竊取美方技術,並稱DeepSeek使用美國AI模型及輝達的晶片進行開發,他表示他將會阻止這項行為,並開徵關稅阻止中國大陸科技發展。但此事件顯示中國AI技術在全球競爭中的崛起,並顛覆了長期以來關於美國在人工智慧領域保持領先地位的觀點。尤其是DeepSeek 使用的Nvidia H800晶片,在訓練過程中僅耗費不到600萬美元,以及其AI模型價格比OpenAI的產品便宜20至40倍,因此,美國針對DeepSeek所實施的晶片出口管制是否有效,令起多方討論。川普形容DeepSeek為美國「敲響警鐘」,未來美國要傾全力在與中國的競爭中獲勝。
未來中美競爭的焦點在AI
如果AI是人類的未來,這十年的發展關鍵期,是由哪個國家所掌握,未來人類的發展方向便有可能被這個國家所主導。雖然目前美國佔有領先地位,但中國大陸也顯現了與之競爭的意圖與實力。就此而論,有兩點值得探討:
第一,「科技」在國際關係上可能將超越「地緣政治」,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科技不僅將更高度的影響國際政治、經濟,也將重塑國際規則與全球化進程。古典地緣政治學有三大理論:麥金德(Halford J. Mackinder)的「心臟地帶理論」,也就是所謂的「陸權論」;馬漢(Alfred T. Mahan)的「海權論」;以及,史派克曼(Nicholas J. Spykman)的「邊緣地帶理論」。自從冷戰結束後,地緣政治復興,重回影響國際關係的重要地位。卡普蘭(Robert D. Kaplan)2012年的專著《地理的復仇》,便是重新關注地緣政治的知名著作。
但是,依據川普對鄰國與盟國的邊界與貿易政策;以及未來各國,尤其是大國對科技發展的競逐、科技資源的佔領、科技對國際行為的影響,恐怕在戰略上,科技又將超越區域政治與軍事聯盟的重要性。美中競爭不再強調區域或集團的對抗問題,未來也可能與地理無關,譬如地緣政治學便相當重視某些國家的地理位置與優勢,如德國、東歐、朝鮮半島;而會是高度的集中在美中這兩個大國的科技競爭問題上。
大國將重點發展AI軍武
第二,AI科技的發展並非只在商業與貿易層次,未來國際政治經濟,乃至軍事與戰略的焦點也將高度地集中在AI。未來AI在戰爭的運用上,甚至將可能超越核子武器。
科技本就具有決定戰爭成敗的關鍵能力,從人類發明冷兵器、熱兵器,到核武器,擁有先進武器能力的國家,便往往在戰場上擁有獲勝的決定性籌碼。核子武器在冷戰時期發揮了嚇阻功能,成為大國競相發展的重點;而未來AI在軍事上的運用,將會是人類下一個發展的重點,屆時AI軍武的實用性恐將超越核武器的嚇阻性。因為各大國對於核武器的使用還是會趨於謹慎,但AI武器便無這個顧忌。未來大國仍將持續發展核武,但發展AI武器,更具實際意義。
AI所帶來的商機與效益,深刻地影響,甚至改變人類的生活環境。許多國家為提升AI的國際競爭力,紛紛將AI上升至國家戰略層級。2017年7月中共國務院便早已公布《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規劃》提出了中共新一代AI發展的指導思想、戰略目標、重點任務、資源配置等。在戰略目標上也訂定了「三步走」戰略,第三步擬將於2030年取得全球AI領導地位;而軍事的重點任務,將強化新一代AI技術成為指揮決策、軍事推演、國防裝備等的有力支撐。所以可見,未來AI不僅是綜合國力的表現,也會是軍力發展的關鍵。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