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因涉入京華城案及政治獻金案,遭北院裁定羈押禁見3個月,因檢方已起訴,北院也在過年前發出傳票,柯文哲將於3月20日首度出庭;此外,準備程序庭將從3月4日進行到4月29日,共有13次,而正式審理則在5月6日至6月5日的每週二、四全天進行,總共安排了20次庭期,先前北檢稱希望至少能羈押到完成證人詰問,因此若15個月內能完成對必要證人的詰問,柯文哲具保停押的機率將大幅提升。
京華城案及政治獻金案進入審理階段,台北地院在於過年前,已對柯文哲發出傳票,定於3月20日下午首次提訊。農曆春節後的開工第一天,合議庭迅速安排了至6月5日的33個庭期,採取半天為一庭的方式。準備程序庭將從3月4日進行到4月29日,共有13次,而正式審理則在5月6日至6月5日的每週二、四全天進行,總共安排了20次庭期。
此外,柯文哲等被告的初次羈押期限為三個月,此後可以申請延押最多六次,每次為期兩個月。由於全案證人超過80名,若在15個月內能完成對必要證人的詰問,柯文哲申請具保停押的成功機率將大幅提高。
據媒體報導,自去年柯文哲首次被聲押後,每當他出庭時,便有大量支持者聚集在台北地院為他加油,使得警方和法院不得不動員大量人力進行警戒,甚至需要封閉街道,造成了人員出入的不便,才促使合議庭決定密集安排庭期。
由於原本負責此案的書記官請產假,初期是由代理人整理卷宗,北院也重新指派了新的書記官接任,並為合議庭提供充足的行政支援,力求儘快審結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