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4日簽署總統備忘錄,重啟對伊朗的「極限施壓」政策,目標是讓伊朗的石油出口歸零,以防止德黑蘭當局獲得核武器。
在與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會談前,川普簽署一份總統備忘錄,重新實施其第一任期內對伊朗實施的強硬政策。當他簽署這份備忘錄時,川普形容這是一項極為嚴厲的措施,並坦言自己曾猶豫是否要這麼做。川普強調,自己對與伊朗達成協議持開放態度,並願意與伊朗領導人對話。
「對我來說,這很簡單:伊朗不能擁有核武器。」川普說。當被問及德黑蘭距離獲得核武器還有多遠時,他回答:「他們已經離得太近了。」位於紐約的伊朗駐聯合國代表團尚未立即回應對置評請求。
川普指責前總統拜登(Joe Biden)未能嚴格執行對伊朗石油出口的制裁,並稱此舉助長了德黑蘭的氣焰,令其能透過石油收入資助核武計劃以及在中東的武裝組織。
根據聯合國核子監督機構負責人去年12月接受路透訪問時的說法,伊朗正在「大幅加速」鈾濃縮,使其純度達60%,這已接近90%的武器等級。然而,伊朗當局否認外界對於該國正研發核武的指控。
川普的這份備忘錄,除了其他措施外,並下令美國財政部長對伊朗施加「最大的經濟壓力」,包括加強制裁與執法,針對違反現行制裁的對象採取進一步行動。此外,該備忘錄也指示美國財政部和國務院展開行動,力圖將伊朗的石油出口降至零。消息傳出後,美國石油價格在4日縮小跌幅,部分抵消了因美中貿易關稅爭端導致的市場疲弱。
根據美國能源資訊署(EIA)的估算,伊朗的石油出口在2023年帶來530億美元收入,而2024年則來到540億美元。根據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統計,伊朗2024年的石油產量創下自2018年以來的新高。
川普在第一任期內曾將伊朗的石油出口降至趨近零,但在拜登執政期間,伊朗成功規避制裁,石油出口量回升。總部設於巴黎的國際能源署(IEA)認為,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及其他OPEC成員國擁有足夠的閒置產能來彌補伊朗石油出口的減少。
中國不承認美國的單邊制裁,並且是伊朗石油的最大買家。中國與伊朗還建立一套以人民幣為主的貿易結算系統,透過一系列中介機構,避開美元交易並降低受美國監管的風險。
美國能源研究機構ClearView Energy Partners分析師布克(Kevin Book)表示,川普政府可能會動用2024年通過的《停止庇護伊朗石油行動法案》(Stop Harboring Iranian Petroleum Act,SHIP),以進一步限制伊朗的石油出口。拜登政府在執行SHIP法案方面相對寬鬆,該法案授權美國對違反伊朗制裁的外國港口和煉油廠施加限制或制裁。布克指出,上個月中國國有企業山東港口集團(Shandong Port Group)決定禁止受美國制裁的油輪進入其港口,顯示SHIP法案可能帶來的影響。
川普還指示,美國駐聯合國代表與盟國合作,依據2015年伊朗核協議中的機制,「全面恢復」對伊朗的國際制裁與限制。美國在川普第一任期的2018年退出該協議,隨後伊朗開始逐步不遵守核相關承諾。2020年,川普政府曾試圖啟動該協議下的「回彈」(snapback)機制,但遭到聯合國安理會否決。去年12月,英國、法國和德國向聯合國安理會表示,如果有必要,他們已準備好啟動全面恢復對伊朗的國際制裁,以防止伊朗獲得核武器。
然而,這些歐洲國家在今年10月18日後將無法再啟動制裁恢復機制,因為2015年聯合國安理會的相關決議將於該日失效。這項決議曾為伊朗與英國、德國、法國、美國、俄羅斯和中國之間的核協議提供法律基礎。該協議規定,只要伊朗遵守對核計劃的限制,相應的制裁就會解除。
伊朗駐聯合國代表伊拉瓦尼(Amir Saeid Iravani)表示,恢復對伊朗的「回彈」機制將是「非法且適得其反」的行為。去年11月和今年1月,歐洲與伊朗外交官舉行會談,討論是否能在川普重返白宮前尋求緩解地區緊張局勢,包括伊朗的核計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