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履中/美國德州Sam Houston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美國總統川普和日本首相石破茂近日舉行峰會並發表聯合聲明,聲明中表示兩國反對臺海單方面改變現狀,並且強調會繼續支持臺灣有意義地參與國際組織。這是美國總統川普再次入主白宮以來,首次傳遞出對臺灣正向的訊號。毫無疑問,這樣的聲明,可以讓臺灣減少一些對川普政府的憂心。可是,如果因此就以為臺美關係仍然處於拜登時期的友好狀態,恐怕就誤會大了!謹慎解讀美日共同聲明,為川普時期可能帶來的衝擊,務實的以最壞打算做準備,是臺灣現階段的當務之急,也才是真愛臺灣的表現。
要推測川普對臺政策的下一步會怎麼走,必須把川普上任後短短幾週內執行的對外強勢政策,甚至不合理的提議作爲參考依據,而絕對不能憑藉過去臺美關係友好時期的認知,假設臺灣一定能得到特殊對待。解讀美日峰會雙方互動,日本首相石破茂公開表示,日本將加碼投資美國達一兆美元,比目前每年大約八千億的投資,足足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五。另外,爭議多時的日本鋼鐵收購美國鋼鐵案,日方也願意讓步,表示願意用投資而非收購的方式,讓美國鋼鐵持續擁有主導權,然而,即便日方釋出極大的善意,川普仍然強調,美、日之間的貿易逆差必須要想辦法消除,顯然,日方的示好,仍然難以改變川普心中要用關稅為手段,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策略。以美日互動中川普強勢而日本積極配合的態勢來看,美日峰會後所發表的聯合聲明,雖然包含了對臺灣的支持段落,但卻很難想像,這樣的文字是日本政府在向美國示好的同時,積極為臺灣發聲的結果。換句話說,這一段明顯力挺臺灣的文字更可能是川普的主張,而對照過去這幾個月,川普總統對臺灣相對不太正面的評價,甚至可能要對臺灣的晶片課徵關稅,為什麼到了美日峰會,就突然做出如此正面的表態,原因絕對不會是自己突然想通。
也許有人會解讀,支持臺灣是在支持民主盟國,關稅是貿易手段,所以川普分開處理,也有人會說,川普政府中,有很多支持臺灣的政治人物,所以川普現在重新瞭解臺灣有多重要。不管再怎麼樣正向解讀,其實都沒有辦法掩蓋臺美關係確實出現了變化。川普這次對臺灣的支持,時間點恰好落在美中之間,關稅正要進入談判的時刻。不久之前,川普對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大陸分別提出新的關稅,在川普的算盤裡,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應該都會因為關稅壓力,而向美國讓步。確實,48小時之內,加拿大和墨西哥都紛紛低頭,表達願意配合執行邊境管制和藥品查緝,但偏偏北京不願意配合。各方消息顯示,原定川普和習近平將在美國與加拿大及墨西哥通話之後,接續進行對話,結果,北京決定先祭出反制動作,拒絕與川普通話,這也導致川普必須臨時對外表示,他並不急著通話。作為商場大亨多年,川普的行事風格特點之一,就是絕對不讓自己吃虧。看到北京的反應,想想看川普如果要對北京作出反制,有什麼能比打出臺灣牌,同時還能讓這張牌打得像是美國被動配合盟友來的方便呢?當然,這只是一種政治算計的可能,我們也不能排除川普一覺醒來,突然愛上了臺灣的機率。不過,在眾多的可能當中,臺灣是不是只想聽最好的那種可能,而忽略了臺灣即將遇到巨大挑戰,絕對不是靠哪一個成功科技產業,或是哪一個政黨就能解決。
川普上任不到1個月,帶給世界的衝擊卻已經非常巨大,而且還持續在發生。過去幾年,臺灣只要聽到美國國會對臺灣有新的提案支持,或是拜登總統和任何政府官員,對臺灣的言論,只要是正面的,基本上都會引導到臺美關係史上最佳的說法,讓民眾覺得美國對臺灣總會有特殊對待。如今,川普上臺之後,風向已經改變,否則台積電不會宣布要到美國召開史上第一次的境外董事會。如果這樣的消息,對臺灣來說還是沒有感覺到氣氛在轉變,甚至只想粉飾太平的告訴臺灣民眾,這是全球佈局的潮流,反指對台積電佈局美國有懷疑者都是疑美論,接下來四年,臺灣可能會損失的就不是單單只有部分產業的優勢,而是臺灣過去打下的基礎和未來的潛力,都會因為沒有及早準備而逐漸流失!各國都在為川普時代傷透腦筋,深怕失去自身利益,但臺灣內部卻以愛臺灣作爲大罷免的原因之一,把內部資源和關注全放在政治人物和政黨的輸贏,如果臺灣因為全力配合美國,而失去自己未來的競爭力,不知道現在強調的愛臺灣,究竟是哪一種愛?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