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多次要求台灣提高「國防預算」,總統賴清德日前也回應將國防預算提高到3%,強化國防戰力是未來三大持續推動台美關係的最重要課題。《路透》獨家引述3名知情人士說法指出,台灣政府正試圖從美國購買價值70億至100億美元武器,盼獲美國支持。
《路透》引述消息人士指出,這項軍購計畫目的在對美方表明台灣致力於自我防衛的態度;另一消息人士說,軍購計畫包含岸防巡弋飛彈(CDCM)及M142「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如果金額低於80億美元(約新台幣2683億元),我會相當驚訝。總金額應是介於70億至100億美元(約台幣3270億元)之間。」
針對《路透》報導白宮目前未回應。稍早美國國安顧問瓦爾茲(Mike Waltz)曾稱,他希望加快交付武器給台灣。
消息人士說,「台灣不認為川普正尋求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達成出賣台灣利益的『大交易』,川普更關心的是要對半導體課徵關稅等問題。」
《路透》另根據第3位知情人士指出,台灣計畫提出一項特別國防預算,優先著重精準彈藥、防空升級、指揮及管制系統、後備部隊裝備及反無人機科技。而據台灣國防部稍早曾表示,只要能落實強化軍隊目標的任何武器和軍備,都被列為出價採購的目標。
第3位知情人士指出,台灣計劃提出一項特別國防預算,優先著重精準彈藥、防空升級、指揮及管制系統、後備部隊裝備以及反無人機科技。
其中一名消息人士還說,台灣不認為川普(Donald Trump)正尋求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達成出賣台灣利益的「大交易」。該消息人士稱,川普更關心的是要對半導體課徵關稅。
此外,這3位消息人士都表示,儘管美國其他外交職位有重大調整,但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谷立言(Raymond Greene)職位暫時不動,仍將續任現職。不過自川普1月20日就職後,AIT原主席羅森伯格(Laura Rosenberger)離職至今仍懸缺。
中廣節目《千秋萬事》今天(18日)上午訪美國德州山姆休士頓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表示,從《路透》報導可見很可能又是一次「出口轉內銷」,但重要的是,賴總統的國安團隊是否與川普團隊搭上線,這才是目前最重要的。
去年美國大選結束川普勝選後,已傳出台灣考慮向美國提出大型軍購項目,金額高達5000億台幣,被外界遭質疑是否提前繳保護費。國防部長顧立雄在去年11月13日回答相關問題時並未否認,他說,我方會持續依既有機制跟川普政府溝通,國防部著重不對稱戰力建構等4面向,採購符合國軍作戰需求武器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