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鼎高雄市長6人 許銘春聲量最高但負面也多

有意角逐2026高雄市長的前勞動部長許銘春受勞動部霸凌爭議影響,聲量居首,不過負面聲量占比較重,好感度僅0.44。圖/記者簡立欣攝
有意角逐2026高雄市長的前勞動部長許銘春受勞動部霸凌爭議影響,聲量居首,不過負面聲量占比較重,好感度僅0.44。圖/記者簡立欣攝

TPOC台灣議題研究中心運用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統計近一季(2024年11月19日至2025年2月19日間),有意角逐2026高雄市長潛在人選的網路輿情聲量。結果發現前勞動部長許銘春受勞動部霸凌爭議影響,聲量居首,不過負面聲量占比較重,好感度僅0.44;賴瑞隆聲量不高,但好感度較佳;國民黨柯志恩聲量、好感度都居第三。

高雄市長潛在候選人網路聲量比較圖。圖/取自TPOC

高雄市長潛在候選人網路聲量比較圖。圖/取自TPOC

依據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的資料顯示,民進黨的許銘春以24.5%的聲量占比居首,邱議瑩(22.0%)與國民黨的柯志恩(20.7%),分別居第二、第三。許智傑(15.0%)、賴瑞隆(10.6%)與林岱樺(7.3%)則較為落後。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數據所涵蓋期間尚未包含2025年2月20日林岱樺遭檢調搜索、疑似涉及詐領助理費案件的影響。由於林岱樺在網路聲量中排名末位,與同黨其他人選相較之下較弱勢,如今再度因涉詐助理費案遭搜索,更增添其參與高雄市長黨內初選的不確定性。
而新系的兩位潛在賴瑞隆與許智傑的網路聲量,相對國民黨的柯志恩,仍有明顯的落後,顯示兩人在網路輿情的討論度仍有待提升。

高雄市長潛在候選人好感度比較圖。圖/取自TPOC

高雄市長潛在候選人好感度比較圖。圖/取自TPOC

進一步分析六人的網路好感度(P/N值),賴瑞隆雖整體討論度不高,但網路好感度相對突出,好感度1.01,顯示網路上的正面聲量略高於負面聲量,顯示問政、參與地方事務等表現,受到網友較多的肯定。
相比之下,許銘春在高聲量的同時,受勞動部霸凌爭議影響,負面聲量占比較重,導致好感度僅0.44,是六人中最低,許多網友將去年底勞動部公務員受霸凌的責任,歸咎於在任部長期間拔擢前北分署長謝宜容的前部長許銘春。
另外,民進黨內聲量次高的邱議瑩,好感度是0.52,顯示網路上的負面聲量仍高於正面聲量。探究背後原因,可以發現其於立法院的議事攻防中的發言與表現,引發較多負面聲量的討論。
而國民黨的柯志恩,雖然聲量位於前段班,但好感度同樣低於1。由於立法院的《財劃法》三讀後,高雄市的增加預算幅度為全國倒數第一,再加上國民黨立委凍結高雄輕軌預算等事件,也間接導致柯志恩受質疑不關心高雄的發展。

民進黨的許銘春與林岱樺雙雙陷入爭議,對民進黨在2026高雄市長選舉的布局產生潛在衝擊。若兩人在黨內初選階段就因負面聲浪而聲勢嚴重受挫,民進黨的內部競爭將大幅縮減,後續是否會利好邱議瑩、許智傑、賴瑞隆等人。國民黨的柯志恩是否在後續能夠在民進黨人選選項變少後,仍維持領先位置,或是被綠營支持者歸隊後的許智傑或賴瑞隆超車,則都有待後續的觀察。

延伸閱讀

臉書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