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官員22日指出,烏克蘭正認真考慮美國提出的新修訂礦產協議,新版幾乎與基輔先前因條件過苛而拒絕的舊版相同,但部分條款甚至更嚴苛。根據《紐約時報》取得的協議草案,烏克蘭需讓出一半的資源開採收入,而美國則不保證提供安全援助。該協議將使美烏關係從戰時盟友轉變為以商業利益為導向的合作。
美國這份最新協議出爐之際,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正因是否簽署前一版本的協議公開互嗆。川普政府的條件可能導致烏克蘭失去部分原本投入國防產業的資金,而這些資金原可用於戰後重建。
根據《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審閱上周五(21日)的最新協議草案,美國要求烏克蘭將其自然資源(包括礦產、天然氣、石油)收入的一半,以及港口與其他基礎設施的收益,轉交美國。這項要求也曾出現2月14日的舊版本。
烏克蘭原本希望與美國在其豐富的自然資源上建立合作關係,以換取川普提供更多軍援。澤倫斯基也希望尋求更多的安全保障,但在上周美方提交給他的第一版協議中並未包含這一條件,因此他拒絕簽署。
然而,報導指出,最新的協議雖要求烏克蘭做出多項承諾,卻仍未提供美國的具體安全保障。協議僅表示,美國「計劃提供長期財政支持」以幫助烏克蘭經濟發展。該草案還規定,烏克蘭的資源收益需匯入一個美國全權掌控的基金,烏克蘭須向該基金繳納款項,直到總額達5000億美元(約台幣16.4兆元)。
5000億美元這筆金額遠遠超烏克蘭的實際資源收入,烏克蘭去年自然資源收入僅為11億美元(約台幣360.9億元),而5000億美元也超過美國迄今對烏承諾援助金額的4倍。先前的協議版本並未提及這筆金額,但川普曾公開表示這是他要求的數額。目前尚不清楚川普要求這筆資金是用來抵償過去的美國軍事與財政援助,還是適用於未來的援助。
基輔官員22日開始審議新草案,並評估如何回應。烏克蘭尚未表態是否接受該協議所開的條件。烏克蘭國會議長斯特凡丘克(Ruslan Stefanchuk)對媒體表示,政府小組將於周一(24日)開始處理該協議,並強調烏克蘭希望在資源交換中獲得具體的安全保障,但他未說明相關工作會在協議簽署前或簽署後進行。
《紐約時報》報導,該協議草案暗示,美國可能在未來提供更多援助,但烏克蘭須付出高昂代價。協議規定,烏克蘭必須向基金繳納相當於美國援助金額兩倍的資金。修訂版協議還表示,美國可將部分資金再投資於烏克蘭戰後重建,包括開發烏克蘭的礦產資源與基礎設施。
此外,該草案也涵蓋烏克蘭目前遭俄羅斯佔領地區的資源收益。如果這些地區被烏克蘭收復,烏克蘭必須將該地區66%的資源收益投入基金。目前俄羅斯控制烏克蘭約五分之一的領土,其中包括資源豐富的頓巴斯(Donbas)地區。
該草案由美國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與烏克蘭外交部長西比哈(Andrii Sybiha)簽署,並提及將有第二份「基金協議」來確定具體細節。美國總統特使凱洛格(Keith Kellogg)於19日至21日訪問基輔,並與澤倫斯基討論此提案。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最近也曾與澤倫斯基會面,而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則在近期加入談判。白宮一名高級官員表示,川普已指派多名高級官員參與這場「結束殘酷戰爭的努力」。
據熟悉談判的消息人士透露,美方唯一對烏克蘭稍作讓步的條件是移除「協議受紐約法院管轄」的條款。烏克蘭方面擔憂,若發生爭議,此條款可能削弱其法律地位。然而,烏克蘭能否滿足川普政府的要求仍不確定。
根據《紐約時報》描述,烏克蘭並非主要的資源出口國,其經濟最具競爭力的領域包括農業、鋼鐵與金屬冶煉,以及為矽谷企業提供外包程式設計服務。去年烏克蘭的自然資源收入僅佔政府財政收入的2.5%。
烏克蘭官員與能源專家也表示,許多新資源的開發仍需多年時間與大量投資,烏克蘭的關鍵礦產價值仍有待進一步勘探,而行政與法律障礙仍限制外資進入該產業。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瓦爾茲(Mike Waltz)21日表示:「澤倫斯基很快就會簽署這份協議,你們很快就會看到。」他說:「這對烏克蘭有利,與美國建立經濟夥伴關係,還有什麼比這更好?」川普當天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表示:「我們要嘛達成協議,不然烏克蘭將面臨許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