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Intel)宣布,由半導體業界重量級人物陳立武(Lip-Bu Tan)出任新任執行長,3月18日正式上任。消息一出,英特爾股價在盤後交易時段一度飆升超過11%。
65歲的陳立武在半導體與軟體業界擁有超過20年經驗,曾任電子設計自動化(EDA)大廠益華電腦(Cadence Design Systems)執行長,帶領該公司股價在任內大漲44倍,也曾被評為科技業界人脈最廣的高階主管,影響力深遠。
英特爾近年面臨市占率下滑、AI市場落後、晶圓代工業務虧損等挑戰,前執行長季辛格(Pat Gelsinger)因未能帶領公司成功轉型,於3個月前離職。陳立武的回歸代表英特爾希望透過其產業洞察與決策力,加速公司改革,重拾競爭力。
陳立武非英特爾新人,曾於2022年受邀加入董事會,其後曾協助監督製造業務,但在去年8月他突然辭去董事席位,震撼業界。《路透》報導,他與季辛格在英特爾改革方向上存在重大分歧,特別是對裁員、人力優化、代工製造策略及AI發展的態度。他主張大刀闊斧調整組織架構,但遭董事會內部阻力,最終選擇離開。
但最後似證明季辛格的改革未奏效,英特爾營運持續低迷,最終在去年底被董事會撤換。英特爾高層隨後再接觸陳立武,並成功說服他回歸擔任執行長。陳立武在對員工備忘錄中說,他相信英特爾具備翻轉局勢能力,並強調公司應在自身優勢領域加倍努力,對落後競爭對手的領域須勇敢承擔風險。他坦言「並不容易,但我全心全意相信我們能獲勝。」
在英特爾宣布新執行長前一天,《路透》披露,台積電(TSMC)正與輝達(Nvidia)、超微(AMD)、博通(Broadcom)、高通(Qualcomm)等公司洽談,共同投資成合資企業,以經營英特爾晶圓代工業務、並由台積電主導的方案。報導稱。談判仍在初期階段,任何最終協議都需獲美國政府批准。時機的巧合,幕後機緣耐人尋味,特別是陳立武曾對英特爾代工業務持批判態度,如今上任與台積電洽談消息同步曝光,引發市場聯想。
陳立武1959年生於馬來西亞的一個華人家庭,在新加坡長大。畢業於南洋大學,獲理學士學位,後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獲得核工程理學碩士學位,並在麻省理工學院攻讀核工程博士學位,但1979 年三哩島事件發生後核工程工作機會急劇減少,陳離開麻省理工,前往加州舊金山大學再取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目前仍兼華登國際創投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