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內部分歧加劇 至少14國不願放棄中國5G設備

根據報導,歐盟27國中有17國未依歐盟委員會提出的「5G工具箱建議」,排除包括華為在內的中國企業。德國就很傷腦筋,59%設備來自中國,排除風險又擔心隱患,圖為德國電信工人正移除華為設備。圖/取自網易
根據報導,歐盟27國中有17國未依歐盟委員會提出的「5G工具箱建議」,排除包括華為在內的中國企業。德國就很傷腦筋,59%設備來自中國,排除風險又擔心隱患,圖為德國電信工人正移除華為設備。圖/取自網易

根據《歐洲動態》(Euractiv)援引一份歐洲議會文件指出,至少14個歐盟成員國無意在5G網路建設中,減少對中國華為和中興通訊設備的依賴,凸顯歐盟內部在網路安全政策仍存在分歧。丹麥電信諮詢公司Strand Consult最新研究顯示,歐盟27國中,有17國未完全遵循2020年歐盟委員會提出的「5G安全工具箱」建議,該建議要求排除被視為「高風險供應商」的中國企業。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引述這份文件指出,這17國中,有6國(如德國、義大利、荷蘭)部分採取降低安全風險措施,7國(如西班牙、波蘭、捷克)正逐步限制中國設備,4國(奧地利、保加利亞、匈牙利、賽普勒斯)則無意採取任何行動。其中,賽普勒斯的5G網路100%依賴中國設備,奧地利、保加利亞和匈牙利的比例分別為67%65%62%。德國情況尤為引人關注,59%的電信設備來自中國,尤其德國鐵路高度依賴華為的零部件。

相較之下,比利時和羅馬尼亞的依賴程度顯著下降,分別從2019年的100%61%降至41%44%。丹麥、瑞典及波羅的海三國則完全排除中國設備,成為執行建議的典範。

該問題源於美國對華為的指控,稱其設備可能含「後門」,可用於間諜活動。美國前國務卿彭佩奧(Mike Pompeo)曾警告盟友應堅拒華為技術,英國隨後在美國壓力下於2020年禁止中國企業參與5G建設。歐盟同年推出「5G安全工具箱」,敦促成員國限制華為和中興,但至今僅三分之一國家完全遵守。

對歐盟的做法,中共外交部前年6月在一場記者會上,反駁歐盟指控稱其缺乏證據,屬「有罪推定」。時任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說,華為和中興在歐洲運營多年,未危害安全,反而促進電信發展,並批評歐盟做法違背市場經濟和公平競爭原則。

歐洲議會正考慮將「5G安全工具箱」升級為強制性法律,以迫使成員國採取行動。負責技術主權與安全的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維庫寧(Henna Virkkunen)將此列為工作重點。但內部阻力明顯,部分國家擔心排除中國設備將增加成本並延緩5G部署。

此外,華為涉行賄歐洲議會議員的「華為門」醜聞似尚未結束。比利時司法機關近期針對約15名現任或前任議員展開調查,搜查行動波及議會助理辦公室,已有4人被羈押。此案令華為的歐洲布局再受挫,也讓歐盟內部對中國5G技術的態度更複雜。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