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今天(21日)公布司法院正副院長及7名大法官提名人選。司法院長被提名人為曾偵辦過拉法葉弊案、廣大興案的檢察官蔡秋明,副院長被提名人為現任最高法院法官蘇素娥。副總統蕭美琴今天上午在記者會中一一介紹大法官提名人,並提到總統賴清德對這次大法官提名的「三個期許」
蕭美琴說,賴清德為了加強自由民主與人權,致力打造全民司法願景,並持有前瞻性的思維。這次提名有三個考量和期望第一是守護自由民主的憲政體制,捍衛人權並保障人民的權益救濟;二是提升國安案件的專業能力,確保國家安全和廉潔政治;三是持續推動司法改革,改善審判質量,並減輕司法工作環境的壓力。
獲提名司法院長的蔡秋明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系,並獲得美國華盛頓大學法學碩士學位,且精通英、法、日三種語言,曾偵辦拉法葉艦軍購弊案及菲律賓馬尼拉廣大興案等重大案件,背景相當豐富。
司法院副院長及大法官的提名人蘇素娥同樣是台大法律系畢業,擁有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法學碩士,曾擔任士林地方法院法官兼院長,以及司法院刑事廳的廳長,現任最高法院法官。她亦曾參與拉法葉艦軍購弊案的訴訟,在女法官界備受推崇。
大法官提名人選備受外界矚目,立法院去年12月24日進行過大法官人事同意權投票,全數大法官被提名人皆因未達57票過半門檻而被封殺。對此,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當天表示,總統府尊重立法院審查結果,不過結果使司法院及憲法法庭難以維持運作,總統府對此感到遺憾,總統賴清德會繼續補提名,希望讓司法院能恢復運作。
依《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5條明定「司法院設大法官15人,以其中一人為院長、一人為副院長,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任命之」。目前司法院僅有8名現任大法官,分別為謝銘洋、呂太郎、楊惠欽、蔡宗珍、蔡彩貞、朱富美、陳忠五、尤伯祥。
除司法院正副院長外,總統府這次推薦的另5位大法官分別為詹鎮榮、林麗瑩、蕭文生、鄭純惠、陳慈陽。其中,蕭文生為現任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系教授,獲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學博士,法學涵養深厚,長期任教中正大學,曾擔任該校法律系系主任、法學院院長。蕭美琴指出,蕭文生長期致力憲法、行政法教學與研究,論著成果豐碩。並藉由參與機關訴願審議、委託研究及撰寫裁判評析等,積極貢獻法學專業,與司法實務進行對話,為執教南部優秀的公法學者。
蕭美琴介紹,大法官提名人之一的鄭純惠為現任最高法院法官,取得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鄭純惠為歷任三審法院法官,審判經驗豐富,主要辦理民事案件,辦案積極認真,所為裁判論證嚴謹。蕭美琴強調,鄭純惠深具保障基本人權的憲法意識,曾參與最高法院民事大法庭統一法律解釋工作,論證法律爭議,展現了優秀的法學專業及論述能力。
蕭美琴介紹大法官被提名人林麗瑩;蕭美琴指出,林麗瑩為現任台灣高等檢察署主任檢察官借調最高檢察署辦事,取得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
蕭美琴表示,林麗瑩具刑事法專長,歷任一、二審檢察官職務,曾任法務部綜合規劃司司長,過去曾參與全國司改國是會議幕僚工作;林麗瑩擅長法律問題分析,目前主責最高法院刑事大法庭法律意見書撰擬及言詞辯論,表現受到肯定。
蕭美琴介紹大法官被提名人陳慈陽;蕭美琴介紹,陳慈陽為現任國立台北大學法律學系專任教授,取得了德國魯爾大學法學博士。陳慈陽為知名的公法學者,任教於台北大學,致力於憲法、行政法、環境法之教學與研究,曾任該校公法研究中心主任,另也曾任台灣法學會、台灣環境法學會理事長。
蕭美琴指出,大法官被提名人詹鎮榮為現任國立政治大學特聘教授,畢業於德國科隆大學法學博士。詹鎮榮深耕公法領域,先後任教國立高雄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從事憲法及行政法領域之教學與研究,研究主軸為地方自治、公私協力及民營化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