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圓/樂齡學習中心兼任講師
羅大佑有一首名歌《亞細亞的孤兒》,曾被電影《異域》作為主題曲,很多人因此誤以為歌中的「孤兒」指的是中南半島難民,殊不知,歌名本來引自吳濁流的同名小說,小說裡的「亞細亞孤兒」其實不是別人,而是台灣人。
吳濁流這本小說的主人翁,生活在日據時期,受到身分認同的困擾,內心十分苦悶。明明和日本女子兩情相悅,卻礙於自己是「次等公民」而難越雷池一步;到日本留學被瞧不起,後來又西進上海,不久便發生了七七事變。當時國內熱血青年們紛紛投筆從戎,抗日救國。可是這位主角卻很清楚地知道,中國國力遠不及日本,對日開戰無異於以卵擊石,但面對高漲的民族主義,他就算說破了嘴也扭轉不了局勢,甚至會被貼上漢奸的標籤。
民進黨暴露一黨專政的野心
如今台灣的情況似乎也有些相似,只是民族主義的主體變成了台灣,而要對抗的「敵人」則是同文同種又實力強大好幾倍的中國大陸。執政的民進黨,在美國「老大哥」的指使下,透過各種方式營造同仇敵愾的氣氛,誰要主張兩岸和平,誰就可能被扣上中共同路人的帽子。南韓總統尹錫悅宣布戒嚴,民進黨第一時間發文支持,暴露了他們想一黨專政的野心;最近要求公教人員填寫毫無法律效力的具結書,聲明自己未領中國身分證。少數公開拒簽的學者,還受到側翼人士的惡言攻擊。
這就是民族主義的可怕之處。它會超越理性,甚至超越民主這個普世價值。近日賴總統宣布,台灣將全面檢討並修正《軍事審判法》,以因應中共對台灣軍隊的滲透及間諜活動威脅。這到底是要防範所謂匪諜滲透,還是為了對付在野黨,讓反對者噤聲?「民主」是「民主進步黨」的核心價值,怎麼竟拿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當年對日抗戰儘管是以卵擊石,卻也是被一再欺壓到忍無可忍的無奈之舉。可是兩岸的矛盾出在觀念的差異,只要好好溝通,大可化干戈為玉帛。馬政府時期,兩岸和平共處了八年,中共甚至多方對台讓利。和平只有好處,何樂不為?
也許因為人心本就好戰,所以要耐下性子求同存異很難,而挑撥彼此的矛盾、激發對立的仇恨情緒則容易得多吧?儘管中共偶有軍演示威,但並未呈現明顯的武力犯台意圖,反倒是賴政府好像巴不得對方打過來似的!不禁令人想起多年前,李敖形容李登輝總統是美國的狗,吼了幾聲又躲到主人後面。
民進黨不是賣掉台積電是送掉
如今台灣在民族主義的操作下,邪念被合理化,惡行被神聖化。「護國神山」台積電拱手讓給美國,還要花大筆開銷跟美國買武器。難怪有人開玩笑說,這不是賣台,而是用送的。
吳濁流若地下有知,說不定也會感慨地唱:「亞細亞的孤兒,在風中哭泣,沒有人要和你玩平等的遊戲,每個人都想要你心愛的玩具,親愛的孩子你為何哭泣?」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