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發現金政院8月提案審議 主計長陳淑姿 :原則上不支持法制化

主計長陳淑姿表示,原則上不支持將普發現金法制化。圖/中央社
主計長陳淑姿表示,原則上不支持將普發現金法制化。圖/中央社

主計總處長陳淑姿今(24日)在立法院報告時表示,將依照行政院整體規劃,計畫於8月底提交相關提案審議。這意味著,最快在9月時,全體民眾有機會領到1萬元的現金補助。但陳淑姿強調,原則上不支持將普發現金法制化。

國民黨強力推動《稅收超徵全民共享現金發放特別條例》,主張普發1萬元的現金給每位公民。行政院則對此持保留態度,但因在野黨目前在立法院擁有席次優勢,且多位國民黨區域立委面臨大罷免危機,因此外界推測藍白陣營會全力促進該法案的通過。

陳淑姿指出,主計總處將協助行政院進行資源排程,計畫在114年8月底送出審議資料,以配合115年中央總預算案及附屬單位的預算計表。這意味著,若一切順利,9月全民即可領到該筆現金。

陳淑姿今天表示,普發現金是出於特定目的,過去的發放主要是為了促進經濟振興和疫後消費,因此才有特別條例送至立法院進行審議。在經過立院的審議後,才會編列相關預算。當時,由於經濟成長率僅為2.1%,所以推出現金發放是為了維持經濟成長。

陳淑姿強調,若稅收實際收入超過預算並不意味著當年度整體財政有盈餘。政府需首先彌補財政短缺並扣除法定還本後,才能針對可用的財源進行計劃。累積的盈餘需經審計部確認後才能編列預算,而這些預算會優先考量與民生息息相關的重要專案,不一定只有發放現金才能真正對民生有所幫助。

財政部過去也曾表示,在稅收超預期時,政府通常會優先減債或為重大政策保留資金,並反對將此情況法制化,因擔心未來財政運作可能會受到影響。因此,財政部表示,預算從編列、審議到執行大約需時兩年,若期間出現大幅的經濟波動,將可能引發落差,所以不能因片面資訊就認為政府的收支狀況是「超收」。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