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鄭南榕 賴清德:100%言論自由 不是利用自由來消滅自由

鄭南榕基金會7日在金寶山鄭南榕自由之翼紀念墓園舉辦鄭南榕殉道36週年追思紀念會,總統賴清德(前左2)、文化部長李遠(前左4)與鄭南榕遺孀葉菊蘭(前左1)等出席。圖/中央社
鄭南榕基金會7日在金寶山鄭南榕自由之翼紀念墓園舉辦鄭南榕殉道36週年追思紀念會,總統賴清德(前左2)、文化部長李遠(前左4)與鄭南榕遺孀葉菊蘭(前左1)等出席。圖/中央社

總統賴清德今天(7日)上午出席「鄭南榕殉道36周年紀念會」,他強調,有國家主權才有民主、自由、人權;他也澄清,全面檢討修正軍事審判法絕非「恢復戒嚴」,鄭南榕反對威權統治,他更加不可能讓台灣走回當年的威權統治。

賴清德上午前往新北市金山「自由之翼」紀念墓園,出席「鄭南榕殉道36周年追思紀念會」。他致詞時表示,台灣對於民主自由人權的堅持,已經成為世界典範,但我們也很清楚,現在台灣的民主自由正面對來自極權勢力的挑戰。「現在中國發動的媒體戰、心理戰、法律戰,以及愈來愈強的灰色地帶侵擾,步步進逼,不斷侵蝕台灣的民主,更加影響了整個區域和平與穩定。」

賴清德表示,去年因為共諜案起訴就有64人,是2021年的4倍,有退伍軍人與中共合作,成立「台灣軍政府」組織,策劃顛覆政府的計畫,要做中共的內應;或者是搜集國軍的名冊,勘查軍事要地,刺探政府機密,協助中共了解我們的軍情;或者接受中共指示散布言論、影響台灣輿論走向,介入我們的民主,「連執政黨的黨工也是收買的對象。」在野黨也是一樣,各行各業都是中共收買的對象。

賴清德強調,任何鼓吹剝奪台灣人民自由,主張讓中華民國台灣消失的倡議,都不是言論自由。100%的言論自由,並不是用言論自由來消滅言論自由。他一再強調,追求民主自由人權的前提,就是我們的國家要有主權,因為民主就是人民作主,有主權才有民主,有民主才有自由,有自由才有人權。如果沒有國家主權,人民就無法作主,自由自然就無法存在。

賴清德說,身為總統,他的使命就是延續國家的生存發展,守護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確保國家主權,不被侵犯併吞。他上個月召開國安高層會議,針對台灣面對中國的5大國安以及統戰威脅,提出17項因應策略,包括全面檢討修正軍事審判法,希望以更積極作為來守護國家主權。「有人說,這會傷害人權,也有人這是恢復戒嚴,但是這一項就如同平時就有軍法系統運作的民主國家,這次修正會更加謹慎,對於一般民眾與軍中人權,絕對不會有任何的影響,」他表示。

賴清德強調,他一直銘記鄭南榕的精神,鄭南榕反對威權統治,他更加不可能讓台灣走回當年的威權統治,大家千萬不要被謠言影響,這些加強防範措施是因為中共的滲透,愈來愈強烈,我們台灣人一定要團結合作,共同提高警覺。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