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競專欄】兩強關稅戰戰略分析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

美國總統川普4月2日採取單方面行動,未經協商直接宣布對全球貿易夥伴課徵對等關稅,引發全球經貿危機與金融市場動盪。迄至目前為止,多國紛紛對美表態,表達願意讓步協商;但僅有中國大陸、歐盟與加拿大揚言將採取對等報復手段,並且表達不惜對抗到底決心。

說實在話,川普總統此舉猶如趙高指鹿為馬,存心藉由此種荒誕指控,以便測試國際社會各國態度與立場;不過此等策略確實相當有效,那些國家是鐵板,而那些國家根本就是軟豆腐,馬上就見真章。

面對由美國挑起全球關稅戰即將在4月9日正式登場,吾人可從下列戰略視角切入,提出下列各項分析觀點,祈請各方先進不吝賜教。首先必須提醒,所有經貿戰或是關稅戰,真正評量重點不在於採取行動國家能夠給予貿易對象國施加何種壓力,或是施壓強度能夠到達何種程度,真正能夠獲得上風贏取優勢關鍵在於面對貿易對手國運用各種手段施加壓力,當事國能否承受或是化解壓力。

講得再明白些,貿易戰與關稅戰致勝核心不是在於能夠如何打擊對方,而是在於本身能否耐得住對方猛打,抗壓性到底有多高。所以若從戰略視角分析貿易戰與關稅戰,採取攻勢作為未見得能夠討得到便宜或是掌握戰場主動權,謀定而後動採取守勢作為,見招拆招化解危機與壓力,逐步消耗對方實力,其實是最理想戰略行動方案。

其次就要提到戰略上所強調目標節制原則;所有野戰戰略都強調必須集中全力,指向有限目標,千萬不可設定過多目標,造成備多力分讓戰況陷入僵局現象。如今川普擺出拳打南山猛虎腳踢北海蛟龍架式,對著國際社會多方開戰,誠然最後會獲得多國表態輸誠,並且臣服其所施加壓力而讓步;但現實狀況亦證明唯有具備相當實力者,才會毫不買帳並揚言對抗報復。川普政府團隊能否在短期內清理出所有貿易爭議,果斷透過談判設定能讓各個不同貿易對象國接受之關稅標準,將是美國能否順利清理戰場,專注與表態對抗貿易對手國周旋下去之重要關鍵。

再者就要提到在川普總統4月2日所公布清單中,不但已被戳穿其所計算列出關稅數值完全不合情理,更被多位政治評論家找出毫無道理名列其中對象國,而且還製作出諸多企鵝前往白宮抗議動畫影片,藉此羞辱川普幕僚團隊作業品質粗糙低劣。未來勢必會對為何會有許多國家未列名其中,而且這些國家未見得不是對美貿易出超,但川普總統為何迴避對其課徵對等關稅,真正投鼠忌器原因何在,此將逐漸浮上檯面,成為檢視川普政策合理性重點所在。

此外就要談到貿易戰與關稅戰真正致勝關鍵,貿易往來假若能夠是「此處不買爺,自有買爺處」,該項商品自然就會成為國際社會賣方市場,並且不在乎對手國施加關稅。假若是「此處不賣爺,自有賣爺處」,自然該商品就會成為國際社會買方市場,並且不在乎對手國採取封鎖管制出口手段。北京與華盛頓對壘周旋,刻意鎖定支持川普選民所產製農產品,並且在過去數年透過轉換採購對象國,順利尋找到替代商源,如今關稅戰再度登場,北京若能掌握替代市場與商源,很可能就會建構「非美供應鏈」,更無畏華盛頓所施加壓力。

檯面上北京與華盛頓都聲稱不希望脫鉤斷鏈,但北京顯然已經在做最壞打算,假若不未雨綢繆先找到替代商源與市場,豈不是被華盛頓予取予求吃到底嗎?從川普獲悉北京採取對等報復性關稅,氣急敗壞地在4月7日利用接見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時,再度揚言將對北京施加更重關稅,但北京卻是由商務部發言人強勢以「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將奉陪到底」回應,若無足夠底氣應當不會態度如此強硬。

最後還是要提醒,只要貿易戰與關稅戰開打,各方都必須有勢必兩敗俱傷無人能夠倖免心理準備;因此對抗者國內民眾與社會壓力是決定能否真正耐得住打核心要素。美國政府背負嚴重國家債務,本來就已經嚴重縮限其戰略選項與運作空間,川普總統基於本身人格特質,採取下此猛藥策略,到頭來會不會曝露美國其實是「形之龐也類有德,聲之宏也類有能」,但真相卻是黔驢技窮;抑或還是「餓死的駱駝比馬大」,雖然看來百病併發問題叢叢,但卻還是能在國際社會呼風喚雨扭轉乾坤,就看未來川普總統能否逞其快意,順利讓全球各國對其低頭囉!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