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競專欄】兩強對壘升溫    解讀北京發布立場文件策略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 

從4月2日美國川普總統宣稱將對全球多個貿易對象國課徵對等關稅後,中國大陸立刻還以顏色,過去數日兩強關稅大戰明顯對壘升溫。4月9日下午1500中國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透過新華社新聞通稿規格,發布中文版本總字數高達兩萬八千字之《關於中美經貿關係若干問題的中方立場》政府白皮書,顯然證明北京面對川普政府挑起關稅戰,其實是有備而來,對抗意志不可低估。

而此份白皮書英文譯本《China’s Position on Some Issues Concerning China-US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亦透過新華社以“Some Issues Concerning China-U.S. Economic, Trade Relations”為題之英文新聞通稿同步發佈;並附上網路聯結,提供該政府白皮書英文譯本《China’s Position on Some Issues Concerning China-US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全文。儘管此份政府白皮書為單方面表態陳述片面之辭,但就其資料詳細程度來說,確實是判斷兩強貿易關稅對壘必讀重要文件。

相對於川普總統本人以及其所率執政團隊政務首長,在處理與宣達經貿關稅政策之過程草率與資料品質粗糙,再加上態度粗魯倨傲,北京此時端出此份資料詳盡論述有據之白皮書,基本上其所投送對象與預計讀者,必然是鎖定涉及北京與華盛頓貿易往來之利益相關者(stakeholder),其中包括相關產業界以及研究雙方貿易問題之學術界知識菁英。

儘管4月7日川普團隊核心智囊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米倫(Stephen Miran)受邀至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發表演說時,仍然堅稱各國自美國支撐地緣政治與金融保護傘下獲利,因此必須承擔責任;因此非常露骨提出五項建議,要求各國首先是出口產品接受美國關稅,同時不開徵報復性關稅;其次是打開市場,停止不公平、有傷害性地貿易行為,且向美國購買更多產品;再者須提高國防支出和增加對美國軍事採購;此外更要積極投資美國、並在美國設立製造業工廠;最後就是直接捐款給美國財政部。但美國財經知識精英則是普遍對川普政府政策高度置疑,負面評議不絕於耳。

因此中國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此時發表《關於中美經貿關係若干問題的中方立場》政府白皮書,並且同步提供《China’s Position on Some Issues Concerning China-US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英文譯本;說實在話,就是在為國際社會各個媒體以及學術界知識菁英,提供駁斥川普政府政策可用子彈,並且希望運用此種間接路線對川普政府施加壓力,希望在對壘升溫之際,尋找能夠獲得妥協空間。

此份白皮書特別強調2020年1月15日北京與華盛頓雙方所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美利堅合眾國政府經濟貿易協議》(此即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並且核心章節則是重申中方認真履行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並且不忘順勢來個回馬槍,指控美方違反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有關義務。此種論述敘事布局,其實就是針對川普日前宣稱北京在拜登政府任期內,未曾遵循承諾落實川普首個任期與北京所達成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指控內容,提出相關資料與數據,駁斥川普總統無端指控北京,並以貿易逆差為由,刻意提升關稅讓貿易對壘升溫所採說辭。

儘管北京目前公開表態聲稱美方若採高關稅打壓手段,必然奉陪到底立場,但卻亦同時表達期待能夠對等公平協商機會,並未將對話溝通談判大門完全關上。同時儘管本份白皮書環繞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拿出具體事實與數據,對著川普政府毫不客氣打臉,但整份白皮書所顯現基調,其實還是積極叫陣但又期待和解。

這也就是為何該份白皮書最後章節,還是以「中美可以通過平等對話、互利合作解決經貿分歧」為題,共計包括“平等對話應是大國間解決問題的基本態度”、“互利合作有利於中美實現各自的發展目標”以及“世界期待中美合作帶來更多的發展機會”等三個節次名稱;整個論述與敘事都存在高度算計,透過向所有中美雙方貿易所涉業界與學界知識菁英喊話,表明其絕不屈服並奉陪到底決心同時,亦替雙方溝通對話與協商保留相當空間。

北京面對與華盛頓在經貿關稅上相互較勁,對比川普親自上陣,拿出事後被各方經濟學者點破漏洞百出計算數據,北京則是堅持透過發言人與副司長層級回應,並提供具體事實與數據,其實這是雙方在宣傳戰線上對壘互爭高下,但其實亦顯現出雙方官僚體制與專業幕僚效能與品質。大國強權能夠爭雄,最重要本錢就是其幹部隊伍是否能夠因應挑戰與危機,由此確實值得吾人審慎觀察!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