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大棒一揮 蘋果恐難倖免 iPhone價格或飆升至11萬

據21世紀經濟報導,如果按照目前川普的關稅戰結果,蘋果iPhone手機也難倖免,價格必大幅上漲,可能漲到2.5萬人民幣,相當台幣11.25萬。圖為北京的iPhone門店。 圖/取自每日經濟新聞
據21世紀經濟報導,如果按照目前川普的關稅戰結果,蘋果iPhone手機也難倖免,價格必大幅上漲,可能漲到2.5萬人民幣,相當台幣11.25萬。圖為北京的iPhone門店。 圖/取自每日經濟新聞

隨著美國總統川普施壓全球關稅政策,如今,蘋果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成本壓力。市場普遍擔憂,新增關稅成本可能最終轉嫁消費者,導致iPhone價格大幅上漲。據《21世紀經濟報導》引述大陸業內專家甚至預測,iPhone售價可能飆升至人民幣2.5萬元(約新台幣11.25萬元)。

此前,市場曾猜測關稅成本會直接影響蘋果供應鏈,但多家供應鏈企業明確表示,不會承擔關稅相關費用。立訊精密董事長王來春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採訪時表示,「按常規貿易規則,硬體製造商從不承擔關稅、物流或倉儲等成本,這不是供應商的責任範圍。客戶通常會與供應商協同提升競爭力,選擇更合適的合作夥伴。過去遇到關稅問題時,也從未有客戶要求供應商承擔關稅成本情況。」

大陸科技界常說,如果沒有立訊精密,蘋果就生產不了手機。圖為立訊精密董事長王來春。圖/取自東方財富網

大陸科技界常說,如果沒有立訊精密,蘋果就生產不了手機。圖為立訊精密董事長王來春。圖/取自東方財富網

因此,關稅壓力更多是轉向蘋果自身。報導引述摩根士丹利報告說,關稅大戰若無緩解,蘋果可能每年面臨高達330億美元的新增關稅成本。報告分析,蘋果已提前生產部分iPhone並採購元件,同時可能要求依賴其大額訂單的供應商分擔部分成本,但最終仍可能通過全球範圍內統一抬高價格來應對。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尚未出現蘋果對供應商施加壓力情況,且供應商毛利率本就偏低,幾無降價空間。因此,新增成本大概率將轉嫁終端消費者。

蘋果股價波動 供應鏈挑戰加劇

在10日川普宣布暫停實施對等關稅90天後,蘋果股價一度大漲15.33%,但次日即下跌4.24%,顯示市場對其前景仍有疑慮。關稅壁壘不僅推高手機與PC產品產業鏈成本,蘋果在申請關稅豁免及產能轉移方面也面臨諸多挑戰。摩根士丹利報告曾預估,蘋果獲得針對性關稅豁免的概率僅20%,原因在美國政府通過《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案》(IEEPA)實施關稅,未提供正式的豁免申請程序,企業需獲總統專項批准,難度極高。

在產能轉移方面,蘋果雖宣佈在美投資5000億美元,但其產品製造幾乎全依賴國際市場。摩根士丹利表示,若要獲得特殊待遇,蘋果需在美國實現更實質的製造承諾,但這在短期內幾無可能。總部位於香港的全球性市場研究公司Counterpoint研究副總裁Neil Shah直言,美國缺乏成本優勢及熟練勞動力,製造回流需巨額補貼支持,否則難以實現。

為應對關稅挑戰,消費電子產業龍頭正積極探索多路徑解決方案。越南和墨西哥成為產能轉移焦點。報導引述群智諮詢總經理李亞琴表示,2025年全球經貿格局將迎來轉捩點,美國對等關稅措施將推動供應鏈從量變走向質變。若亞太地區關稅全面上調,全球供應鏈將加速重組,中小品牌競爭力或被削弱,而具備供應鏈韌性的龍頭企業將更具優勢。

在大陸的蘋果供應鏈如立訊精密、歌爾股份等企業,如今已在越南等地佈局產能。業內人士透露,大陸製造業在越南產能占比已達20%至25%,主要集中後端組裝,綜合優勢顯著。王來春表示,越南產業鏈生態、物流及人才支持較成熟,短期內仍是主要生產基地;而泰國、印尼等地因配套不足,吸引力有限。談到新加坡,她說,若未來關稅規則允許減免,立訊可能考慮在當地生產部分模組,但會謹慎評估。

墨西哥則憑藉美墨加協定(USMCA)零關稅優勢,成為北美市場的供應樞紐。三星、LG、TCL等企業均在當地設廠。群智諮詢報告預測,2025年美國電視產能將進一步向墨西哥集中。此外,巴西、土耳其、埃及等地因關稅較低及物流優勢,有望承接中低端產能。

大陸TCL早在全球有所佈局,除東南亞外,在歐美都設了廠,圖為TCL墨西哥廠。圖/取自中國電子報

大陸TCL早在全球有所佈局,除東南亞外,在歐美都設了廠,圖為TCL墨西哥廠。圖/取自中國電子報

消費電子市場承壓 需求或回落

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正對消費電子市場產生深遠影響。TrendForce集邦諮詢預測,若關稅衝突加劇,2025年智慧手機產量增幅可能從持平轉為年減5%,筆電ODM出貨年增率則從3%降至2%。在換機週期延長及通脹壓力下,價格上漲可能進一步抑制需求。

在大陸市場,蘋果還需應對本土品牌的激烈競爭。報導說,關稅、供應鏈重組及市場需求的複雜變化,正推動消費電子行業進入深度重塑階段。從終端品牌的市場博弈到上游供應鏈的價值重構,行業競爭格局正被重新定義。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