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度總預算案三讀通過已經將近3個月,中間歷經行政院提出覆議案、立法院投票否決,總統公告總預算案也已逾3周,但至今仍沒有部會提出預算解凍案。國民黨立委、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召委葛如鈞今天(14日)表示,教育部為何一邊喊缺錢,一邊又不積極解凍?看來教育部根本「不缺錢」,才是遲遲不交解凍報告的原因吧。
葛如鈞今日召開記者會表示,他上午稍早在教文會質詢教育部長鄭英耀,為何至今教育部竟然連一件解凍案都還沒有送進院會一讀?鄭英耀回應,解凍案沒有明確送交立法院的期程規畫;葛如鈞則表示,鄭英耀的回應如同學生敷衍老師「會盡快交作業」,是最壞的教育示範。
葛如鈞表示,根據立法院資料,去年12月教育文化委員會已審完教育部預算案,凍結報告的題目也已敲定;3個多月過去了,至今18件待解凍書面報告仍然沒有一件送件。與近5年解凍歷程相比,前教育部長潘文忠有76件解凍報告,都可在該年5月完成送案與排審,即使凍結金額破億也不例外;相較之下鄭英耀率領的教育部,僅18件解凍報告,卻連一件都無法完成,缺乏積極效能與態度,也令人懷疑,教育部為何一邊喊缺錢,一邊又不積極幫預算解凍?
由於114年度遭凍結的14項預算科目中,截至3月底為止,預算執行率普遍低落,其中有2項預算科目的執行率直接掛蛋,就連執行率最高的科目也只有40%。預算用不完,葛如鈞說,恐怕教育部根本「不缺錢」,才是遲遲沒有送交解凍報告的原因吧。他也表示,是否因政治考量,行政院高層直接下指導棋,要求暫緩送案,才影響預算解凍案的時間?對此,鄭英耀在質詢時不斷閃躲,不願正面回應,令人遺憾。
日前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批評立院「預算刪凍未遂」,葛如鈞說,114年度中等教育預算編列20.3億元,結果6位民進黨立委竟聯手提案凍結4.76億元,超過預算總額五分之一,如果照張惇涵的邏輯,民進黨是否已「傷害中等教育未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