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明/ 政治大學兼任教授 中美文經協會秘書長
美國總統川普在4月2日「解放日」宣布對多國施加「對等關稅」,其中針對南韓的稅率為25%,南韓無論在國內產業、對外貿易、投資信心、股市匯市皆陷入一片愁雲慘霧。美國對南韓進口品的稅率高於日本(24%)和歐洲(20%),南韓對美國如此對待其亞洲重要友邦,可謂痛心疾首。
早在3月5日,川普在美國國會兩院聯席會議發表演說時,就批評南韓和其他國家對美國課徵高關稅「非常不公平」。川普說:「中國大陸對美國產品課徵的平均關稅,是美國對中國的2倍;而南韓對美國產品課徵的平均關稅,竟是美國對韓國的4倍之多。」南韓政府極力否認,曾透過產業通商資源部官員向美方解釋,不過川普卻充耳不聞。
南韓為因應嚴峻的經濟衝擊,代理總統韓悳洙在4月3日迅即召開經濟安全戰略工作組會議,指示相關部門與美溝通,並且和南韓企業界研究如何扶持汽車等韓方最重要的產業。據韓聯社報導,南韓對美國主要出口為汽車、晶片、石油製品和電池等。南韓貿易協會指出,2024年南韓對美出口額比去年增長10.5%,達到1,278億美元,對美貿易順差高達557億美元。普遍相信,川普更計較557億美元的美國逆差,希望藉著猛藥,糾正長期存在的貿易赤字。
南韓與美國在2007年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南韓對大部分自美國進口商品免徵關稅。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強調,基於韓美自由貿易協定,南韓對美國商品,幾乎零關稅。南韓政府數據顯示,2024年南韓對美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平均僅有0.79%。儘管如此,川普並不手軟,繼之指控南韓「操縱匯率、設置貿易壁壘等手段」,對美適用50% 稅率,稱美國現對韓採25%,已經是「打折」了。產業通商資源部稱,南韓未來將透過和美國的各種對話管道,積極說明相關細節,「讓川普能夠了解」。
韓對美貿易順差大 加上非關稅壁壘
前述南韓代理總統韓悳洙緊急召開經濟安全戰略工作組會議時,表示全球關稅戰已成現實,南韓只有接受;並認知到當前經濟形勢嚴峻,南韓政府須全力以赴克服危機。不過,除了南韓的對美貿易順差過大,美國在意的尚有南韓禁止進口30個月齡以下的美牛限制,美方稱係「貿易壁壘」,要求南韓修正,否則將加大壓力。面對美方的要求,南韓的畜牧產業也有話說,他們要求南韓政府強硬起來,否則為了生計不排除劇烈抗爭。
擺在韓國政府前面的,還有另外一個難題,即是遲遲無法解決的美韓共同分攤駐韓美軍基地「防衛費」。川普在4月9日宣告推遲施行對等關稅的「黃金90天」,這段時間將稅率維持在10%的規模。但川普卻表示要把駐韓美軍防衛費分擔問題,與關稅、貿易議題綁定談判。川普在第一任總統任內曾獅子大開口,要求南韓將美軍駐韓防衛費,由原先的每年10億美元提高到50億美元,此舉讓南韓認為無法接受。川普在4月9日進一步要求南韓應為駐韓美軍每年支付100億美元(約3,280億元台幣),大約是現行南韓支付金額的9倍,招來一片譁然。川普說駐軍費用與貿易無關,卻將相關問題列入貿易談判議題,他認為將一個國家相關議題全部打包處理,「比較合理」。美韓雙方2024年4月起經8輪談判,11月於首爾簽訂防衛費分擔特別協定(Special Measures Agreement ,SMA),有效期2026年至2030年。
根據協定,南韓2026年須承擔防衛費1.5192兆韓元(約352.5億元台幣),較2025年增加8.3%,之後每年參考南韓民眾消費指數上調,增幅上限為5%。韓悳洙就南韓加大分攤防衛費而言,他說:「等待我們的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協商過程」。南韓金融監管機構亦呼籲企業及公營機構做好準備,提供受關稅衝擊的出口公司及其承包商流動性支援。監管機構宣布將推出總額達100兆韓元(約合680.8億美元)的市場穩定計畫。這一連串措施顯示,南韓政府正全力減緩美國貿易政策對國內經濟與企業造成的衝擊。
南韓產業通商部長官安德根指出,川普已同意、美韓之間的新貿易協議,後續將由雙方最高層級的經貿官員負責細節談判。後亦根據川普的說法,韓國很有可能在貿易逆差、造船業、阿拉斯加輸油管計畫與防衛費分擔等問題上給出一定讓步。川普自豪地表示,他與南韓談判,將其他不屬於貿易與關稅範疇的議題,「一次提案、一次解決」!
南韓總統大選在即 政治空窗期不利韓美談判
讓川普如此有信心,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亦即南韓內政的「軟肋」。南韓總統尹錫悅牽涉去年底戒嚴風波,4月4日遭到彈劾下台,造成的政壇動盪和權力真空,將持續到6月3日大選。這段期間南韓群龍無首,川普卻對各國祭出對等關稅,談判關鍵期,南韓先派出外交部長趙兌烈,利用慕尼黑安全會議與美國務卿魯比歐舉行雙邊外長會談,再由產業通商資源部通商次官補朴鍾元訪問華府,與美國貿易代表署等相關部會官員會談。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分析,類似的重大談判,通常透過領導人的直接對話與送上「大禮包」以爭取成果,學者以日本首相石破茂訪美為例,石破首相就開出對美投資增至1兆美元的支票和川普折衝。
美國是南韓繼中國大陸之後的第二大出口夥伴。2024年出口至美國的金額達1278億美元,成長11%,並創下連7年的歷史新高。對國內生產毛額近40%來自出口的南韓而言,與華府層峰難以直接溝通,「形同災難」。
南韓朝野面對川普對等關稅,起初壓力極大,大型企業如汽車、電子、科技、電池等產業惶惶不可終日。他們面對的是一個政策即興、毫無誠信、胃口極大的川普這樣的談判對手,南韓當局極為辛苦。南韓政府回應的速度快速明確,力圖保障產業生存,再以密集外交和商務官員與美溝通。但川普政府姿態很高,對南韓與美國的折衝不利,南韓悲觀氣氛難能廓清。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