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不滿意度45.7%創新高!游盈隆分析2原因

台灣民意基金會15日公布民調結果,總統賴清德不滿意度45.7%創下他上任以來新高,且不滿意度竟在1個月間上揚6.6個百分點。圖/中央社
台灣民意基金會15日公布民調結果,總統賴清德不滿意度45.7%創下他上任以來新高,且不滿意度竟在1個月間上揚6.6個百分點。圖/中央社

台灣民意基金會今天(15日)公布民調結果,總統賴清德不滿意度45.7%創下他上任以來新高,且不滿意度竟在1個月間上揚6.6個百分點。對此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認為,造成4月賴總統聲望顯著下跌的主要短期因素,一是大罷免的後座力,另一是美國總統川普新關稅政策的衝擊。

圖/台灣民意基金會提供

圖/台灣民意基金會提供

圖/台灣民意基金會提供

圖/台灣民意基金會提供

民調問:「賴清德總統上任近一年,一般說來,您贊同或不贊同他處理國家大事的方式,包括重要人事安排與政策?」結果發現國人有45.9%贊同(16.4%非常贊同,29.5%還算贊同)賴清德處理國家大事的方式,45.7%不贊同(24.2%不太贊同,21.5%一點也不贊同),8.5%沒意見、不知道。贊同者只比不贊同者多0.2個百分點,與上個月9.8個百分點有天壤之別。

民調指出,這意味著賴清德的權威正罕見地遭遇社會空前的不滿與挑戰。和上個月相比,賴清德聲望明顯下滑3個百分點,同時,不滿他執政表現的國人急遽增加6.6個百分點。這無疑是一個嚴重的警訊。

從長期趨勢看,賴清德聲望下降到45.9%,創下去年520上任以來的次低紀錄,同時,不贊同他國家領導方式的人飆升到45.7%,創下任內新高紀錄。

歸納起來,造成4月賴清德聲望顯著下跌的主要短期因素,首先是大罷免的後座力。

游盈隆分析,當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力倡大罷免41席國民黨立委,賴總統兼黨主席初期僅以「尊重公民團體行動」回應,未公開力挺。此舉讓他在初期沒有被捲入風暴中。但3月中旬開始,行政院長卓榮泰率閣員開始下鄉展開多場大型巡迴演講,3月19日民進黨中央黨部召開地方黨部主委會議,決議全面力挺大罷免行動,並以賴清德主席名義行文各地,宣告賴總統兼黨主席所領導的民進黨不再維持超然中立立場。當社會主流民意反對大罷免,而賴總統兼黨主席逐漸被社會認定站在主流民意的對立面時,大罷免的後座力就會引爆,必然有損賴總統聲望,同時,滋生許多對賴總統新的不滿。

第二是川普新關稅政策的衝擊。4月2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新關稅政策,震撼全世界。根據該會民調結果顯示,8成2台灣人覺得川普新關稅政策不合理,8成6認為將對台灣經濟帶來重大的衝擊,5成7覺得川普時代的美國不值得依靠,賴政府初步的因應雖獲多數人民認可與肯定,但對賴政府是否能處理好後續可能的影響和衝擊,忐忑不安。

游盈隆表示,整體來講,高比例年輕世代、高教育民眾及中性選民,對賴總統重大政策與人事安排不表贊同,是很值得關注與面對的問題。此外,4月賴總統整體民意支持度下滑,是在賴17條普受歡迎,以及民進黨持續維持高支持度的條件下發生的;由此可見,大罷免的後座力以及川普關稅震撼的殺傷力有多強。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