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衣櫥藏不住!萊維特穿著「中國製造」 揭美國難分難捨

美國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1月31日主持白宮記者會的穿著,被認出是「中國製造」,且不止這套。圖/翻攝自The White House YouTube頻道
美國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1月31日主持白宮記者會的穿著,被認出是「中國製造」,且不止這套。圖/翻攝自The White House YouTube頻道

美中貿易戰硝煙未散,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卻因身著「中國製造」服裝而掀熱議。作為川普政府關稅戰代言人,萊維特在記者會上大力抨擊中國經濟影響力,但她身上的服飾卻被網友揭露為「中國製造」,引發外界對美國人對中國產品難分難捨的討論。從白宮衣櫥到美國家庭的微波爐、玩具芭比娃娃,中國製造無處不在,成為美國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萊維特1月31日在白宮記者會上宣布對墨西哥、加拿大加徵25%關稅,對中國加徵10%關稅,強調川普總統對抗中國經濟威脅的決心。但眼尖的網友卻發現,她身上穿著的英國設計師品牌裙子,卻不折不扣是「Made in China」。中國駐登巴薩總領事張志昇在X平台發文諷刺,「抨擊中國製造是工作,享受中國製造才是生活。」

 

萊維特4月12日再次穿著同品牌另一件灰色裙子,同樣也是「中國製造」,中國網友嘲諷是「迴力鏢」打到自己。這些事件不僅讓萊維特尷尬,也突顯美國對中國製造的深層依賴。

《金融時報》指出,美國高度依賴中國進口的前50項商品中,46項將受新關稅影響,成本最終轉嫁消費者。其中,微波爐尤為突出:2024年,美國進口微波爐90%來自中國,中國掌控全球四分之三微波爐出口市場。其他日常用品如智慧型手機(美國進口逾75%來自中國)、遊戲機、食品處理器和電風扇也多為中國製造。玩具方面,中國生產了美國進口75%的玩偶、三輪車、滑板車和輪式玩具。

報導舉例,芭比娃娃這款美國標誌性玩具就同樣離不開中國,芭比製造商美泰兒(Mattel)40%產品在中國生產,因應關稅壓力,美泰兒計劃將中國產量占比從50%降至40%以下,並關閉一家中國工廠。但芭比的歷史折射出製造業的變遷:1970年代,半數芭比娃娃在台灣泰山工廠生產,但隨著中國崛起為「世界工廠」,芭比產線轉移至中國。如今,即使NBA球星詹皇(LeBron James) 的芭比娃娃——細緻還原五官、鬍子,搭配耳機和金錶,售價75美元——也仍然帶著「中國製造」的標籤。

NBA球星詹皇的「芭比娃娃」。圖/取自 Pop Base X

NBA球星詹皇的「芭比娃娃」。圖/取自 Pop Base X

為何美國難以擺脫「中國製造」?首先是具有成本與規模優勢。中國製造業以低成本、大規模和高效聞名。一位X平台用戶說,美國製造商不是不能生產,而是中國產品品質更好,價格僅美國十分之一。從萊維特的裙子(溫州市麻步鎮魚塘織造)到微波爐,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提供無可比擬的價格優勢。美國目前缺乏足以匹敵中國的製造能力和基礎設施,難以滿足低價商品的需求。

其次,中國具有供應鏈的深度整合。中國不僅是製造中心,還掌控原材料、零部件和組裝線。《金融時報》說,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核心地位,讓「脫鉤」難上加難。美泰兒執行長克雷茲(Ynon Kreiz)表示,公司已投入大量資源打造彈性供應鏈,但40%生產仍依賴中國。以智慧手機為例,即使美國品牌如蘋果組裝也多在中國完成,關稅導致蘋果股價下跌20%。

另外,美國消費者重視價格和便利性,對商品產地往往不甚在意。街頭採訪顯示,民眾對腳踏車、微波爐等商品的「中國製造」標籤,多抱持無所謂態度。一位受訪者說,「如果美國不能提供我要的,我就買中國的。」這種消費習慣讓中國產品在美國市場難以被取代。

川普的關稅政策目的是推動製造業回流,但實際效果存疑。美泰兒等企業雖試圖分散供應鏈,但短期內難完全脫離中國。消費者則面臨物價上漲壓力,尤其微波爐、玩具等必需品。X平台上一位用戶說,「美國人想脫離中國製造,但現實是,中國製造早已融入他們的生活。」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