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鎤銘專欄】川普的關稅棋局:鮑爾會是日美談判的幕後操盤手?

蔡鎤銘(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2025年4月17日,日本與美國在華盛頓舉行首次關稅交涉,標誌著川普(Donald Trump)政府上台後,兩國貿易關係進入新階段。此次交涉不僅涉及關稅政策,還牽動安全保障、匯率等多重議題,成為全球金融市場焦點。然而,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eral Reserve, Fed)主席傑羅姆·鮑爾(Jerome Powell)的發言與政策立場,意外成為影響談判走向的關鍵因素。本文將探討鮑爾如何在日美談判中扮演關鍵角色,並分析其對金融市場與雙邊談判的深遠影響。

鮑爾的謹慎姿態:關稅與貨幣政策的微妙平衡

根據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經濟調查部首席經濟學家藤代宏一4月18日的報告,鮑爾於4月16日針對川普關稅政策發表重要看法。他指出,關稅上調「遠超預期」,可能導致通膨上升與經濟成長放緩,且通膨效應可能從短期延伸至長期。這種立場與美聯儲內部其他官員形成對比。例如,美聯儲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Christopher Waller)認為關稅引發的通膨屬暫時性,並表示若經濟顯著放緩,他支持更快、更大幅的降息。

鮑爾的謹慎態度顯示,他傾向於觀望關稅對經濟的實際影響,而非立即採取降息等寬鬆政策。藤代宏一指出,鮑爾明確排除5月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降息可能性,並對6月降息持保留態度。這導致市場預期6月降息機率從80.6%降至70.6%,顯示鮑爾的發言直接影響市場情緒。

鮑爾還否定了「鮑爾看跌期權」(Powell Put),即美聯儲通過降息抵消關稅引發的市場波動。這一立場削弱了川普期望美聯儲以寬鬆政策緩解關稅衝擊的算盤。市場數據顯示,美元兌日圓(USD/JPY)於交涉前夕升至142.5,反映市場對美聯儲政策收緊的預期。

日美關稅交涉的複雜博弈

日美關稅交涉於4月17日凌晨展開,日本經濟財政再生大臣赤澤亮正與美國財長史蒂文·貝森特(Steven Bressent)、美國貿易代表凱薩琳·格里亞(Katherine Greer)會面。出人意料的是,川普親自參與,增添談判的不確定性。根據三井住友DS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市場策略師市川雅浩4月17日的報告,赤澤強調日本希望盡快達成全面協議,並成功將匯率議題排除在關稅談判之外,改由財政部門間協商。這被視為日本在首輪談判中的初步成果。

然而,川普的參與並非單純的友好姿態。野村綜合研究所執行經濟學家木內登英的分析指出,川普可能試圖將安全保障議題與關稅談判掛鉤,例如要求日本增加國防支出或承擔更多駐日美軍經費。赤澤在記者會上未否認川普提及安全保障,顯示談判範圍可能超出貿易領域。

川普還在社交媒體上表示與日本代表團的會談「進展顯著」,但具體協議內容未公開。木內登英認為,川普的策略可能是通過高調參與,向中國大陸等其他國家展示美國在貿易談判中的強硬立場,同時牽制日本在談判中的主動性。

金融市場的連鎖效應

鮑爾的謹慎立場與日美談判的進展,對金融市場產生顯著影響。藤代宏一的數據顯示,美國股市在交涉前夕表現分化,S&P 500微漲0.1%,納斯達克(NASDAQ)下跌0.1%,恐慌指數(VIX)降至29.7,顯示市場波動有所緩解。然而,美國債市呈現「熊市陡化」(Bear Steepening),10年期預期通膨率(BEI)升至2.238%,反映市場對關稅引發通膨的擔憂。

匯率市場方面,美元兌日圓升值,部分原因是市場預期美聯儲不會立即降息。野村綜合研究所指出,若川普在未來談判中將匯率議題重新納入,試圖誘導美元貶值(日圓升值),日本經濟可能面臨挑戰。2024年日本對美貿易順差達8.6兆日圓,若急速的日圓升值導致出口競爭力下降,日本GDP可能下降1.4%。

此外,鮑爾否認以降息抵消關稅衝擊的立場,可能迫使川普政府重新審視其貿易政策。藤代宏一分析,若金融市場因關稅政策持續動盪,川普可能在2026年美國中期選舉前調整關稅規模,這將為日本爭取談判空間。

日本的談判策略:穩中求進的長期佈局

日本在談判中的策略顯得謹慎而務實。市川雅浩的報告指出,日本可能通過增加美國產品進口(如汽車、天然氣、防衛裝備)、擴大對美投資(如液化天然氣開發、造船業),以及放寬非關稅壁壘(汽車監管、農產品市場)來滿足美國要求。然而,野村綜合研究所警告,日本若在談判初期做出過多讓步,可能無法換取關稅的大幅下調,反而削弱自身談判籌碼。

木內登英建議,日本應避免急於達成協議,而是等待美國內部對關稅政策的反彈。隨著關稅推高美國物價,消費者不滿可能在4至5個月內顯現,迫使川普在2026年中期選舉前軟化立場。日本可利用這一時機,強調對美投資對美國經濟的貢獻,並在談判中堅守底線。

赤澤在記者會上未透露具體談判細節,但強調匯率議題將由財務省處理,顯示日本試圖將談判範圍限定於關稅領域。然而,川普將安全保障與匯率議題納入談判的意圖,可能使日本面臨更複雜的挑戰。

日美關稅交涉的首輪會談揭示了雙方在貿易、安全保障與匯率問題上的博弈,而鮑爾的貨幣政策立場無疑為談判增添變數。他拒絕以降息緩解關稅衝擊的態度,不僅影響金融市場預期,還可能迫使川普政府重新評估其強硬的貿易政策。對日本而言,謹慎應對、避免過早讓步,並等待美國內部壓力促使川普調整立場,是當前最務實的策略。鮑爾是否真是談判結果的關鍵,尚需後續觀察,但其影響力已滲透至日美談判的每個環節,成為牽動全球經濟格局的重要角色。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