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韓關稅談判最快周四舉行 擬採「2+2」方式川普可能參加

韓國談判代表之一、產業通商資源部長官安德根。圖/取自YTN《YouTube》官方頻道
韓國談判代表之一、產業通商資源部長官安德根。圖/取自YTN《YouTube》官方頻道

美國與世界各國的對等關稅談判正在積極進行中。「韓美高層關稅協商」預計將採雙方財經與商務領域首長、以「2+2」形式於本周四至周五(24日至25日)在美國華盛頓特區舉行。

韓聯社報導,韓國方面由經濟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長崔相穆及產業通商資源部長安德根出席;美國則由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及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代表參與。由於先前日美部長級談判時,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突然參與,不排除川普此次也將親自現身的可能性。韓國政府表示,已針對川普的可能參與制定應對方案。

據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20日表示,此次協商將聚焦多項重大議題,包括美國對韓國鋼鐵徵收的25%關稅、中國船舶入港費用等。貝森特部長與USTR代表是當前美國關稅政策的核心人物,對川普政府貿易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影響力,因此備受矚目。目前雙方正就最終日程及議題進行協調。

安德根周日(20日)接受《KBS》訪問時證實將赴美,並就防務費分擔及關稅等核心議題表示:「這些問題可能在川普政府任期內持續存在。此次會談不急於達成協議,而是應以互惠態度延續協商框架」。

報導指出,韓國目前可作為談判籌碼的包括「造船業合作」及「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氣(LNG)項目投資」。美國在川普優先推動的化石燃料的政策下,計劃擴大LNG使用,並振興國內造船業以對抗中國在海上霸權的競爭。美國內部有聲音認為,與在造船及LNG設施技術領先的韓國建立夥伴關係至關重要。

然而,造船及LNG產業均需巨額投資,屬高風險高回報項目,短期內作為關稅協商籌碼可能並不合適。特別是LNG投資,美國的LNG政策可能因政權更替而改變。例如,前總統拜登(Joe Biden)政府去年(2024年)一月曾限制LNG新增出口一年。若2029年一月川普政府結束、下屆政府轉向推廣再生能源,阿拉斯加LNG項目可能面臨停滯風險。

安德根部長強調:「阿拉斯加LNG項目並非為了關稅協商而推進,而是從能源安全角度,確保韓國在鄰近地區擁有穩定的LNG供應來源」。此言顯示韓國更傾向以長遠視角審慎投資,而非將其作為短期關稅談判的籌碼。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