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職棒(NPB)21日公布最新統計資料,針對去年2024年球季開打前,被宣布「戰力外通告」的157名球員進行追蹤調查。結果顯示,這群平均年齡26.3歲、職棒資歷6.3年的選手中,仍有多數持續在職棒生態圈中生存,反映出日職球員在中短期內轉職的彈性與限制。7成仍續留棒球圈,逾20人未定未來。
調查中指出,157名戰力外球員中,有123人仍活躍於職棒以外的賽場,或擔任球團職員、教練等工作,等於近八成選擇繼續留在棒球相關產業。
另有13人轉行,選擇自行創業或進入一般企業成為上班族,仍有21人未明確規畫未來動向,成為日職退役球員轉型過程中的灰色地帶。年輕球員也焦慮,逾百人對退休後生活感不安。
NPB同時針對去年10月參加秋季教育聯盟的292名年輕球員進行匿名問卷調查,這些球員平均年齡22.9歲、職棒資歷僅3.3年,平均年薪為1010萬日圓(約新台幣232萬元)。
調查亦顯示,針對「引退後職涯方向」的詢問中,有18.8%的球員表示希望創業經營公司,另有18.2%希望轉型為高中棒球教練,顯示日本棒球人仍以傳承與貢獻基層運動為首選。
此外,13.7%則考慮前往海外聯盟繼續球員生涯,反映日職退役球員部分仍抱有延續夢想的強烈意願。
不只生涯短,轉型也不易。儘管日職體系完善,但從這份調查中發現,即便是曾站上最高殿堂的球員,也難逃職涯短暫與轉型焦慮的現實。
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年輕人,就必須考慮人生下一步,成為職棒文化的結構性課題。如何建立更系統化的退役輔導機制、提供多元出路,將是日職球團與聯盟未來的重要挑戰。
日本職業棒球雖然待遇高,但要持續維持下去並且一直在巔峰的狀態並不是件簡單的事情,所以只要獲得一億日元以上的球員都不是簡單的事情,「億元男」在日本職棒代表身價也代表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