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21日逝世,選出繼任者成為羅馬天主教會目前的當務之急。被譽為「亞洲的方濟各」,67歲的菲律賓樞機主教塔格萊(Luis Antonio Tagle),是可能接替教宗方濟各出任教宗的熱門人選之一。他親民的作風與關心社會正義,都與教宗方濟各類似,他如果當選教宗,他將會是第一位亞洲出身的教宗。
出塔格萊身於馬尼拉一個中產家庭,在伊穆斯市(Imus)成長,父母皆為銀行職員。年輕時,他原夢想成為一名醫生,卻因在馬尼拉雅典耀大學(Ateneo de Manila University)就讀期間受到啟發,轉而投身教會,進入神學院。他於24歲時晉鐸,後赴美國深造,並在天主教大學撰寫博士論文,研究主題為教宗保祿六世。
塔格萊的牧職生涯一直以親民著稱。他曾在華盛頓求學期間主動照顧愛滋病患者,回到故鄉後,常以單車或搭乘吉普尼等廉價交通工具出行,展現親民作風。2001年出任伊穆斯主教,2011年晉升為馬尼拉大主教,翌年成為樞機,並於後期被調往梵蒂岡擔任傳教部長。
他倡導社會正義、環保與關懷邊緣群體,並批評教會對離婚者、同性戀者及未婚母親的嚴厲態度。這些進步立場與謙遜性格,讓他被視為教宗方濟各的精神繼承人,也因此獲得「亞洲的方濟各」之稱。
然而,他並非毫無爭議。在前總統杜特蒂主導的禁毒戰爭中,數萬人被處決,教會內外呼籲他發聲譴責暴力。但作為馬尼拉大主教的他僅呼籲「停止浪費人類生命」,未曾公開對抗杜特蒂,引發批評聲浪。有神職人員直言,若他更堅定表態,或許能挽救部分生命。
在神職人員性侵事件方面,他同樣態度保守。雖曾表示受害者的經歷讓他感到「痛心」,但強調應透過教會內部程序解決問題,並關懷「迷失的施虐者」,這引發受害者團體與國際輿論的質疑。國際監督機構認為,這樣的立場助長了教會內部的有罪不罰文化。
此外,塔格萊曾擔任梵蒂岡慈善機構明愛會(Caritas)主席,卻在2022年與整個管理團隊一同被撤職,因外部審查指出組織內部存在管理不善與士氣低落的問題。
即便如此,他在教會內部仍具有高度聲望。他曾向神師坦言,對於是否當選教宗感到「不知所措」,並請對方「為我祈禱」。或許,正是這份誠懇與自知之明,使他在光明與陰影之間展現了罕見的真實與人性。